[发明专利]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2851.1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7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胡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琳 |
主分类号: | B01D24/24 | 分类号: | B01D24/24;B01D24/42;C02F3/04;C02F3/32;C02F3/34;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黄文亮 |
地址: | 330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次散水层、第一滤层、二次散水层、第二滤层、三次散水层、第三滤层、四次散水层、第四滤层和集水层;所述一次散水层和第一滤层设置有上层碎石导流装置;所述一次散水层和二次散水层之间设有若干导流管一;所述三次散水层和四次散水层之间设有若干导流管二;所述二次散水层和第三滤层之间设有下层碎石导流装置;所述四次散水层和集水层内埋设有风管;所述集水层内还埋设有排水管和加药管。本发明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运行成本低,运行简单,景观效果好,运行稳定且时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13个贫水国之一。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这不仅使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而且导致水质性缺水,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饮用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总量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050亿m3。尽管耗资巨大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可以在中心城市发挥重要作用,但污水收集处理不仅成本高,而且许多城区存在污水管网不全、污水和雨水混排等问题,给污水的收集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在广阔的农村、乡镇和度假村等较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和维护耗资之巨大,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难以承受,而这些排污点往往分布在城市的水源地。因此,大力研究开发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的污水现场处理技术对于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污水的现场处理有利于中水回用,符合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众多的污水现场处理方法中,污水土地处理在降低处理成本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污水土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污水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系统和地下渗滤等五种类型。在这些方法中,地下渗滤系统不会影响地表的环境和景观,可建于城区和生活小区,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地下渗滤系统的负荷能力很小、占地面积大,难以在我国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运行成本低,运行简单,景观效果好,运行稳定且时间长。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次散水层、第一滤层、二次散水层、第二滤层、三次散水层、第三滤层、四次散水层、第四滤层和集水层;所述一次散水层和第一滤层设置有上层碎石导流装置;所述一次散水层和二次散水层之间设有若干导流管一;所述三次散水层和四次散水层之间设有若干导流管二;所述二次散水层和第三滤层之间设有下层碎石导流装置;所述四次散水层和集水层内埋设有风管;所述集水层内还埋设有排水管和加药管;
所述一次散水层为粒径1-3cm的碎石;所述二次散水层、三次散水层和四次散水层为粒径0.5-1cm的碎石;所述第一滤层为河沙与碳酸钙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滤层为粒径1-2cm的碎石、粒径1-2cm碳酸钙的混合物;所述第三滤层为河沙、沸石、碳酸钙、活性炭的混合物;所述第四滤层为河沙、沸石、碳酸钙、活性炭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一次散水层的上端面上铺设有覆盖层。
优选的,所述覆盖层为硬化地面、旱地、浮土或者是绿地。
优选的,所述上层碎石导流装置包括竖直埋设的PVC管一和填充在所述PVC管一内的粒径1-3cm的碎石。
优选的,所述下层碎石导流装置包括PVC管二、填充在所述PVC管二内的粒径1-3cm的碎石和支管;所述支管垂直设置在所述PVC管二位于第二滤层之间的一段上,所述支管与所述PVC管二相通。
优选的,所述集水层包括设置在集水层中间的填充有粒径1-2cm的碎石、碳酸钙、PAC、沸石的混合物的中间区域和两侧的填充有粒径为1-3cm的碎石的两侧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内部设置有一层粗砂层;所述粗砂层的上端面覆盖有土工布;所述中间区域和两侧区域之间的接触位置形成曲线的过水界面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琳,未经陈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一体式精细化补偿低压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柴油发动机飞轮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