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动力输出探测装置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828.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敏;潘永亮;何道明;王三桂;石黄涛;刘涛;黄家贵;马百坦;姚克甫;梁聂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朱力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机动力 输出 探测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动力输出探测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装有曲轴的缸体,在曲轴上设有信号盘,信号盘具有呈圆周分布有多个齿的信号盘本体,在多个齿中设有一个特征信号齿;缸体于近信号盘处设有信号传感器,特征信号齿的中心连线与信号传感器的探测头的轴心线呈设置角度,信号传感器的探测头插装在缸体的传感器安装孔上;将信号盘安装在曲轴上,对信号盘进行周向旋转调节,当特征信号齿的中心连线与信号传感器的探测头的轴心线呈设置角度后,通过轴向紧固件将信号盘与曲轴相连接。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只需通过一种传感器定位工装对信号盘进行周向旋转调节定位即可确定信号传感器、信号盘和曲轴三者之间的相位关系,提高了内燃机的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内燃机动力输出探测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内燃机动力输出探测装置,该内燃机动力输出探测装置包括缸体03,在缸体03上装有曲轴04,在曲轴04上设有信号盘01,信号盘01具有呈圆周分布有多个齿的信号盘本体01-1,在多个齿中设有一个特征信号齿01-2,信号盘本体01-1通过设在中心孔的定位键07装在曲轴04的键槽上;缸体03于近信号盘01处设有信号传感器02,信号传感器02的探测头插装在缸体03上的传感器安装孔上,信号传感器02的探测头的轴线与特征信号齿01-2之间设有对应的相位关系。由于在缸体上安装信号传感器是通过输出感应特征信号齿的相位关系来探测曲轴的转速、曲轴的状态,然后判断装在曲轴上的活塞、凸轮轴等零件所处的位置,为内燃机的喷油、点火等各种控制命令提供信息输入,控制内燃机的工作状态;因此,在制造和装配时如何确保特征信号齿与信号传感器之间的准确的位置关系尤为重要;目前特征信号齿与信号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分别通过特征信号齿与曲轴的位置关系及信号传感器与曲轴的位置关系来保证的;而信号盘是通过设在定位键槽上的定位键装在曲轴的键槽上,信号传感器是装在缸体上的传感器安装孔上,信号盘上的定位键槽、定位键、曲轴的键槽及缸体上的传感器安装孔等零件的制造精度及装配精度要求高,成本会增加;而上述零件的尺寸误差或位置误差的累积,会导致动力输出轴与信号传感器之间的相位偏差增加,影响发动机相位的一致性,从而影响发动机性能一致性;如何通过一种手段和方法来确保特征信号齿与信号传感器之间获得精准的相位关系是摆在内燃机制造从业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少信号传感器与特征信号齿的相位偏差的内燃机动力输出探测装置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燃机动力输出探测装置包括装有曲轴的缸体,在所述曲轴上设有信号盘,所述信号盘具有呈圆周分布有多个齿的信号盘本体,在多个齿中设有一个特征信号齿;所述缸体于近所述信号盘处设有信号传感器,所述信号传感器的探测头插装在传感器安装孔上,所述特征信号齿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信号传感器的探测头的轴心线呈设置角度,所述传感器安装孔的轴心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曲轴的轴心线;将所述信号盘通过中心孔套设在所述曲轴上,对所述信号盘进行周向旋转调节,当所述特征信号齿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信号传感器的探测头的轴心线呈设置角度后,通过轴向紧固件将所述信号盘与所述曲轴相连接;所述特征信号齿的中心连线为所述特征信号齿齿顶的中点与所述信号盘的中心孔的中心点的连线。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紧固件为轴头螺栓;所述传感器安装孔设在所述缸体上;所述信号盘的中心孔为中心定位孔;所述轴头螺栓通过穿过所述信号盘的中心定位孔与所述曲轴小头端的中心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紧固件为多颗固定螺栓;所述传感器安装孔设在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的飞轮壳上;所述信号盘的中心孔套装在所述曲轴的输出端并与法兰相抵接,通过多颗所述固定螺栓与设在所述曲轴输出端的法兰上多个呈圆周设置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所述信号盘上设有多个呈圆周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段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拓扑感知的光网络虚拟映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线路保护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