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太赫兹通信系统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62644.6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杰;陈智;马新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2;H04B7/0413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反射 表面 辅助 赫兹 通信 系统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太赫兹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装配有NBS个天线的基站、由NIRS个反射阵元构成的智能反射表面和装配有NMS个天线的移动用户端,基站通过智能反射表面将信号发送到移动用户端,太赫兹波在整个无线传输路径中只被智能反射表面反射一次,则基站端发射Ns条数据流给移动用户端时,移动用户接收到的信号向量为
其中,表示基站与智能反射表面之间的信道矩阵,表示移动用户端与智能反射表面之间的信道矩阵,ρ表示平均接收功率,表示噪声向量并且服从(0,δ2)的高斯分布,表示混合预编码矩阵,表示智能反射表面的相位偏转矩阵,对于NIRS×NIRS维的对角矩阵Φ,表示IRS反射阵元的反射系数,表示每一阵元对波束的相位偏转;
移动用户采用Ns条射频链以及与射频链相连的模拟移相器对接收信号y1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号为
其中表示混合联合矩阵,由模拟联合矩阵和数字联合矩阵两部分构成;
以最大化该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太赫兹通信系统的下行传输数据速率为目标,其中等效信道矩阵He=H2ΦH1,为Ns×Ns维的单位矩阵,δ2为信道噪声功率,联合优化基站端的预编码矩阵F,智能反射表面的相位矩阵Φ,以及用户端的解码矩阵W,建立目标函数如下:
(Φopt,Wopt,Fopt)=argmaxR,
其中,第一个约束是由智能反射表面的通信模型所决定的,第二个约束是由智能反射表面阵元相位的离散化性质决定的,即每一阵元的相位偏转属于某一离散相位集合第三个约束为归一化发送功率限制;
所述目标函数的求解方法为:
S1、初始化:
智能反射表面相位向量是由相位矩阵Φ提取主对角元构成的列向量;常量矩阵是由信道矩阵H1和H2唯一确定的常量矩阵;向量计数次数i=0,终止迭代次数I;
S2、若满足i≤I,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9;
S3、计算梯度向量其中
S4、计算步长其中
S5、更新相位向量
S6、更新函数值
S7、如果当前函数值则进行操作:
S8、迭代次数i=i+1,返回步骤S2;
S9、将得到的最优连续相位矩阵Φopt对角元素分别映射到离散相位集合中离散相位最近的值,映射后的离散相位矩阵仍记为Φopt;
S10、计算等效信道He=H2ΦoptH1;
S11、奇异值分解信道矩阵:He=UΛVH,
S12、得到联合码Wopt=U[:,1:Ns],预编码Fopt=V1[:,1:Ns];
S13、返回最优预编码Fopt,最优联合码Wopt,最优智能反射表面相位矩阵Φop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6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砖浸泡装置
- 下一篇: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