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船抛丸装置及抛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145.7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乔阳;王守仁;郭培全;杨学锋;张辉;王相宇;段德荣;陈洪堂;张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6;B24C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周春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船 抛丸 装置 方法 | ||
一种轮船抛丸装置,用于实现对轮船的抛丸处理,以去除轮船下部的锈迹。它包括:抛丸池,抛丸池与海水连通,在抛丸池内设有支撑轮船的支撑座;导轨,导轨设置在抛丸池内;抛丸机,抛丸机设置在导轨上并能沿导轨移动,在抛丸机上设有抛丸器和回收单元,回收单元回收抛丸器抛出的弹丸并将其转移至抛丸器内;储存箱,其内设有弹丸用于向抛丸器供给弹丸。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轮船抛丸装置及抛丸方法,使得抛丸机沿固定的导轨移动,抛丸机一边移动一边对轮船外壁进行抛丸处理,通过海水的浮力实现对轮船的升起和降落,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船抛丸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船抛丸装置及抛丸方法。
背景技术
轮船可以实现对货物或人的海上运输,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轮船的下半部分,尤其与海水或河水接触的位置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生锈。此时,需要对生锈位置进行及时的处理,以避免生锈的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船抛丸装置及抛丸方法,用于实现对轮船的抛丸处理,以去除轮船下部的锈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船抛丸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抛丸池,抛丸池与海水连通,在抛丸池内设有支撑轮船的支撑座;
导轨,导轨设置在抛丸池内;
抛丸机,抛丸机设置在导轨上并能沿导轨移动,在抛丸机上设有抛丸器和回收单元,回收单元回收抛丸器抛出的弹丸并将其转移至抛丸器内;
储存箱,其内设有弹丸用于向抛丸器供给弹丸。
进一步地,导轨包括设置在支撑座周围的第一轨道、设置在相邻支撑座之间的第二轨道、设置在整条导轨两端的第三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三轨道之间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座设置有三个,此时导轨呈“丰”字形。
进一步地,回收单元包括固定在抛丸机顶部的回收器、工作状态下与地面接触的回收嘴、设置在回收嘴与回收器之间的回收管、驱动回收嘴相对回收器移动的伸缩机构。
进一步地,伸缩机构包括与回收嘴平行设置的横杆、设置在横杆与回收嘴之间的一对第一摆杆、设置在横杆与其中一根摆杆之间的第一摆动油缸、与横杆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竖杆、与第一竖杆平行设置且与回收器固定连接的第二竖杆、设置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一对第二摆杆、设置在其中一根第二摆杆与第二竖杆之间的第二摆动油缸。
进一步地,回收嘴的底部和一侧面敞口,在回收嘴的内侧设有一对汇集板,两汇集板围成锥形的腔体,该锥形腔体的大端朝向敞口的该侧面。
进一步地,在回收器的下端固定有风机,在风机的下方设有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筛分槽和收集槽,在筛分槽上设有筛孔,筛分槽倾斜设置在收集槽上,且在筛分槽的下端设有引出管,在储存箱外壁设有导管,在导管与引出管之间设有风机。
进一步地,在抛丸器的内侧设有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在第一、第二通道板上均设有板槽,在第一通道板的板槽内铰接有外导向板,在第二通道板的板槽内铰接有内导向板,内、外导向板均置于板槽内时第一通道板、第二通道板、外导向板和内导向板围成第一抛丸通道;在外导向板与抛丸器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油缸,在内导向板与抛丸器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油缸,在第一、第二油缸的作用下内、外导向板均从板槽内移出,此时第一通道板、第二通道板、内导向板和外导向板围成第二抛丸通道,第二抛丸通道的抛丸高度小于第一抛丸通道的抛丸高度。
一种轮船抛丸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轮船开至抛丸池内,然后关闭抛丸池;
(2)、将抛丸池内的海水逐渐排出,使得轮船逐渐下降直至与支撑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供氧功能的智能药箱
- 下一篇:一种利用罗非鱼加工副产物制作浓缩汤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