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污染处理船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1989.X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3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芳 |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B63B35/32;C02F103/08;C02F10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污染 处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污染处理船,其结构包括船身、螺旋桨、船板,船身安装在船板上,船板中设置有螺旋桨,螺旋桨用船身内的动力端驱动,船身中设置有连接座、除污舱、挤压轮、进料斜板,除污舱通过连接座安装固定,挤压轮与进料斜板之间的安装夹角为45°,除污舱包括刮面机构、支撑压轮、连轴、集油箱、出油孔,本发明实现具有伸缩功能的挤压轮与刮面机构相配合,利用刮面机构中设有的掌刮体与橡胶层,在挤压轮不缠绕吸油毡时也就是轮面伸出与橡胶层接触,通过橡胶层将残留在轮面上的油渍刮下,对挤压轮上残留油渍及时处理,防止轮面被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处理领域,特别的,是一种水污染处理船。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海上事故中造成原油泄露对海水的影响较大,导致在海面上出现一层油污污染,海上溢油会对还有昂生态环境和周边海岸造成很大的污染,目前海上溢油采用在海面上抛撒吸油毡,通过吸油毡将油污吸收后再捞起吸油毡运送到陆地进行排油或燃烧,现有技术为了提高吸油毡的循环使用率,常配合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缠绕吸油毡进行挤压,两者紧密接触下,造成吸油毡上的油渍长久的残留在挤压轮上被腐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为了提高吸油毡的循环使用率,常配合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缠绕吸油毡进行挤压,两者紧密接触下,造成吸油毡上的油渍长久的残留在挤压轮上被腐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污染处理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污染处理船,其结构包括船身、螺旋桨、船板,所述船身安装在船板上,所述船板中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用船身内的动力端驱动,所述船身中设置有连接座、除污舱、挤压轮、进料斜板,所述除污舱通过连接座安装固定,所述挤压轮与进料斜板之间的安装夹角为45°,所述除污舱包括刮面机构、支撑压轮、连轴、集油箱、出油孔,所述刮面机构与挤压轮配合,所述支撑压轮用连轴固定,所述支撑压轮与挤压轮为外圆相切,所述集油箱中设有出油孔,所述集油箱的进油口为弧形结构且配合在挤压轮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面机构组成有支承座、总座、衔接盘、滚轮、掌刮体、橡胶层,所述支承座上固定有衔接盘,所述滚轮机械连接在衔接盘上,所述掌刮体的一端设有橡胶层,另一端与滚轮活动连接,所述支承座通过总座安装在除污舱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轮由边框、轮面、支杆、压簧组成,在两个所述边框之间固定有轮面,所述轮面与轮芯之间连接有支杆与压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杆与轮面之间的配合处设有扣接机构,其中扣接机构组成有三角弹性卡块与卡座,所述三角弹性卡块与支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卡座设置在轮面的内壁面,所述三角弹性卡块与卡座之间为卡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油箱设有导油接口、集油腔、分液口,所述集油腔上端设有导油接口,其中导油接口与出油孔采用内部相通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分液口中有两个以上的镂空口,所述分液口朝向挤压轮的一端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掌刮体设有橡胶层的一端为弧形结构,其下端与挤压轮的间距小于上端与挤压轮之间的间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油腔为漏斗形状,大开口端朝向分液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面通过压簧延伸出的外表面与掌刮体与橡胶层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轮由正反转电机驱动控制,电机反转时,用掌刮体刮除下的油脂能够充分排入到集油箱不会积在橡胶层与轮面之间的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芳,未经郑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