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水人居生态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1871.7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英会;张妙霞;王飞;张世兰;乔礼;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芳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3B3/28;A01G9/14;A01G9/24;A01G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人居 生态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节水人居生态系统,包括建筑设计、气体交换系统、内部循环温控湿控系统、电力系统、水循环利用系统和沼气池,建筑设计为:阳面及顶面用玻璃,侧面隔热且不透气的建筑材料,背阳面用辐射制冷双层结构板材;气体交换系统:包括呼气通道和吸气通道,且呼气通道为:气体交换前内部气体——冷凝——海绵吸水——硅胶吸水——化学吸水——放出。本发明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充分组合利用,使空气中的水汽每年的损失率仅仅有5‑20%,而用辐射制冷与太阳能发电,基本可以满足我国沙漠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且本发明创造了一个温室系统,对那些喜温喜水的植物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成为人们生活、旅游的良好憩息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漠生存技术领域,具体为节水人居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为了能适应外星球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设计了生物圈1号、2号,而地球上的极端环境,也完全可以借鉴生物圈1号、2号的设计,设计一个以农业为根基的人居生态系统,但沙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水,其他的空气、阳光甚至一些物质都可以实现与外界环境的交换,在沙漠中建立节水型生态系统,就是建立水的封闭循环的生产者、分解者与消费者,构成一个人可以生活的完整的生态系统,不过气体、水、物质都可以与外界进行交换,这个系统我们需要解决低成本、可持续的节水、控温、调湿问题,这是一个挑战,现有技术中解决栽培植物在沙漠环境下的隔热、保水、防渗与透气问题,虽然装置较小,易于携带,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高温与保水问题,更没有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很多沙漠国家采取的技术,比如滴灌技术,仍然是需要消耗较多水源,要开发广大的沙漠地区,需要更加节水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为此,我们提出水人居生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节水人居生态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水人居生态系统,包括建筑设计、气体交换系统、内部循环温控湿控系统、电力系统、水循环利用系统和沼气池,
建筑设计为:阳面及顶面用玻璃,侧面隔热且不透气的建筑材料,背阳面用辐射制冷双层结构板材;
气体交换系统:包括呼气通道和吸气通道,且呼气通道为:气体交换前内部气体——冷凝——海绵吸水——硅胶吸水——化学吸水——放出,吸气通道为:外部气体——紫外与臭氧消毒——温控装置——吸过水的硅胶——吸过水的海绵层;
内部循环温控湿控系统为:中央监控——升温系统——集中阳光——化学储能,降温系统——辐射制冷,且降温与湿度调控相联系,湿度调控与空气质量相联系,同时,空气质量为冷凝——物理吸水——消毒;
电力系统为:中央监控——升温系统——集中阳光——化学储能;
水循环利用系统为:水的半封闭交换,玻璃顶,橡胶底加玻璃纤维筑底,上加10-50cm土壤层,层下的积水回流系统流至池塘或水田,净化处理后进入生活用水系统,辐射制冷冷凝获得蒸发水汽成水,以及夜晚空气到达玻璃屋顶的自然凝水,通过屋顶玻璃的沟槽引入清水池,作为饮用水来源,外壁经过降雨之后,通过外壁沟槽收集雨水,雨水回流并被吸入封闭空间内,储存待用;
沼气池:植物动物排泄物残渣冬季沼气发酵。
优选的,所述建筑设计为双层门设计,双层门后一个比较大的空间,通过该空间时,气体通过吸水硅胶的去湿与加湿处理,再与外界或内部接通,同时,建筑设计还包括内部负压的空间系统和水汽散失的检测系统,气压低于大气压0.1%-1%,气压高过大气压的99.9%即开始工作,由吸气泵通过呼气通道排出而维持低气压,其风速在0.25~0.5m/s之间,无涡流的微风状态;水汽散失的检测系统针对不可避免的意外设立,内部保持低压,如果24-48h内低压无法维持,意味着装置有损伤,用风车法检测,查找损伤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芳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芳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