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联产1,3-丙二醇、微纳米碳酸钙和氢气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1811.5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修志龙;王晓丽;隋温博;刘胜;孙亚琴;牟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7/18 | 分类号: | C12P7/18;C12P3/00;C12R1/145;C12R1/22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银姬;李馨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联产 丙二醇 纳米 碳酸钙 氢气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联产1,3-丙二醇、碳酸钙和氢气的方法,包括:将菌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以甘油为底物进行发酵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发酵过程中采用氢氧化钙或氨水耦合氢氧化钙作为pH调节剂调节发酵液的pH值至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分离出碳酸钙和菌体后,经蒸发得1,3-丙二醇,收集发酵尾气得氢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耦合氢氧化钙时,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或不添加无机氮源,在发酵过程中用浓度为22~28%的氨水和浓度为1.0~6.0mol/L的氢氧化钙交替使用来调节发酵液的pH值,其中在发酵开始0~5h之间用氨水调节发酵液的pH值,氨水的加入量为5-13.5g/L发酵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钙时,所述氢氧化钙的浓度为1.0-6.0mol/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发酵液静置5~60min进行沉淀,分离得到沉降的碳酸钙,除去碳酸钙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出菌体;或将所述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得到菌体或菌体与碳酸钙混合物,其中所述离心条件为:相对离心力为1000-3000g,离心时间为3-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去碳酸钙和菌体后的发酵液经蒸发得到1,3-丙二醇浓缩液,浓缩倍数为5-7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为微纳米级碳酸钙晶体,晶体的晶型为片状或梭状,尺寸为300nm-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尾气中氢气的含量为10-40%(v/v)。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为丁酸梭菌或克雷伯氏杆菌,发酵方式采用批式流加发酵,发酵过程中搅拌转速为100-350r/min,培养温度30-38℃,pH 6-7,发酵过程以0.1vvm全程或接种前后1h通入氮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组分中,无机盐由硫酸盐替代氯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8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压富氧救护车用密封窗
- 下一篇:一种5G基站用玻璃钢拉挤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