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水平配向功能的透明导电膜、液晶显示器和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1632.1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3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22 | 分类号: | C03C17/22;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吕姝娟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水平 功能 透明 导电 液晶显示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水平配向功能的透明导电膜,其包括导电配向层,其结构通式为:其中,C为石墨烯或碳纳米管(CNT);Sp1为‑CONH或‑COO基团;B为光敏性基团;Sp2为‑(CH2)m‑,R为烷烃;其中,n为100‑10000。通过对石墨烯或CNT进行强酸氧化,然后再经酰氯化,获得具有配向功能的氧化石墨烯和CNT。还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透明导电膜和液晶显示器的制备工艺,将石墨烯膜进行线偏光UV照射,由于光敏基团的作用,石墨烯表面的配向基团定向排列,液晶可自动实现水平排列。制备具有配向功能的石墨烯或CNT导电材料,可同时省去PI和ITO材料及制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水平配向功能的透明导电膜、液晶显示器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TFT-LCD液晶显示器中,通常包括CF基板、TFT基板以及这两者之间的PI材料、液晶材料和框胶材料。针对常见的VA显示模式而言,需要在CF基板、TFT基板上同时涂覆一层透明导电膜,该透明导电膜的主要作用是在CF基板和TFT基板之间形成电场,驱动液晶分子偏转,从而实现亮暗的显示。
目前传统的透明导电膜使用的是由物理气相溅射(PVD)的方法制备出的氧化铟锡(ITO)薄膜。在PVD装置中,强电流轰击ITO靶材,在基板上沉积得到透明导电ITO薄膜。但是,由于ITO的本身氧化物的物理特性,ITO薄膜并不能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展现弯折特性,这也限制了其在柔性面板,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铟的成本也逐渐涨高。所以寻找高导电性和透光率、制备方法简单、资源丰富的ITO替代品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另外,在CF基板和TFT基板上,还分别有一层薄膜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使液晶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我们称之为配向膜(常用聚酰亚胺(PI)材料)。这种配向膜主要分为摩擦配相型PI材料和光配相型PI材料,但是,无论那种配向材料都会有各自的缺点。首先,摩擦配相向容易造成粉尘颗粒、静电残留、刷痕等问题降低工艺良率,而光配相材料虽然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由于材料特性受限,耐热性和耐老化性不佳,同时锚定LC分子的能力也较弱,从而影响面板的品质;其次,PI材料本身就具有高极性和高吸水性,存储和运送容易造成变质而导致配相不均,并且PI材料价格昂贵,在TFT-LCD上成膜的工艺也较为复杂,导致面板成本提高。
目前,有一种方法可以省去PI膜,但需要液晶中添加一种含有极性基团的有机小分子(简称PI-less液晶)以达到类似于PI使得液晶分子垂直排列的目的;但是这类小分子在氮化硅、非极性基板的表面扩散性较差,会导致液晶配向不良。
因此,本专利是将石墨烯或碳纳米管(CNT)和含有这种机小分子材料液晶结合,省去PI膜,获取最佳的配向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水平配向功能的透明导电膜,其采用具有配向功能的石墨烯或CNT同时取代ITO透明导电膜和配向膜。在制备获得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透明导电膜中的石墨烯起到即可以导电又配向的作用,同时,氧化石墨烯结构,在表面化学键合了光配向型基团,以有利于配向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水平配向功能的透明导电膜,其包括导电配向层,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C为石墨烯或碳纳米管(CNT);Sp1为-CONH或-COO基团;B为光敏性基团;Sp2为-(CH2)m-,R为烷烃;其中,n为100-10000。
优选地,所述光敏性基团为以下几种分子结构中任选一种:
优选地,在Sp2中,-(CH2)m-,m的值为0-8。任一CH2可被-O-,-S-,-CO-,-CO-O-,-O-CO-,-O-CO-O-,-OCH2-,-CH2O-,-CH=CH-,-CF=CF-,-CH=CH-COO-,-OCO-CH=CH-所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锯条复合盘带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仓储物流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