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丰年虫壳虫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1345.0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宫金华;叶少群;徐晓飞;冯亚明;顾海龙;杨智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和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07B4/00;B07B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丰年 虫壳虫 分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丰年虫壳虫分离器,设置在孵化缸下端,包括出料总管;孵化缸设有小端在下的锥形底;出料总管第二直管远离第一直管的一端与三通连通,三通的另两个端口分别连通壳体出料管、丰年虫出料管;壳体出料管的平置的第四直管中设有第二阀门;丰年虫出料管包括平置的第六直管、竖置的第五直管、竖置的第七直管;第六直管的两端端口分别与第五直管、第七直管的上端端口连通,第五直管下端端口与三通的一个端口连通;第七直管的下端端口在孵化缸锥形底下端最低点之上的距离在孵化缸锥形底高度的1/3~1/2之间;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七直管下端设有活动接管。本发明分离效果好,操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丰年虫壳虫分离器。
背景技术
丰年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饵料,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当前世界上85%以上的水产养殖动物的育苗均以丰年虾作为饵料来源。丰年虫在孵化缸孵化后壳虫分离,壳在上,虫在下。孵化缸设有小端在下的锥形底,在孵化缸下端设有出料总管,出料总管一端与孵化缸锥形底下端连通,出料总管中设有阀门,打开阀门,就可将虫先放出,虫放完后,壳也跟着出来了。这种分离方法的缺陷是,操作人员要始终看着分离过程,不然有可能后来虫、壳混在一起出来,达不到分离效果,而且一个操作人员只能看着一台或两台孵化缸分离,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显著提高操作效率的丰年虫壳虫分离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丰年虫壳虫分离器,设置在孵化缸下端,包括出料总管;所述孵化缸设有小端在下的锥形底;所述出料总管为直角折弯的管道,包括平置的第二直管、向上折弯的第一直管,所述第一直管的上端与孵化缸锥形底下端连通,所述第二直管中设有第一阀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出料总管第二直管远离第一直管的一端与三通连通,所述三通的另两个端口分别连通壳体出料管、丰年虫出料管;所述壳体出料管为直角折弯的管道,包括平置的第四直管、向下折弯的第三直管;所述第四直管中设有第二阀门,远离第三直管的一端与三通的一个端口连通;所述丰年虫出料管包括平置的第六直管、竖置的第五直管、竖置的第七直管;所述第六直管的两端端口分别与第五直管、第七直管的上端端口连通,所述第五直管下端端口与三通的一个端口连通;所述第七直管的下端端口在孵化缸锥形底下端最低点之上的距离在孵化缸锥形底高度的1/3~1/2之间。
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七直管下端设有活动接管;所述活动接管连接在第七直管下端,可调节高度;所述活动接管的下端端口在孵化缸锥形底下端最低点之上的距离在孵化缸锥形底高度的1/3~1/2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通过虹吸作用,实现壳虫分离,一方面显著提高壳虫分离效果,另一方面无法操作人员始终看着分离过程,一个操作人员可同时操作3-5台分离器,显著提高操作效率。
2、第七直管下端设有活动接管,活动接管连接在第七直管下端,可调节高度,这样可根据需要调节活动接管高度,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和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和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地面清洁装置
- 下一篇:生产异型坯的连铸机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