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驾驶舱中使用的操作指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61291.8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何舒培;董大勇;马显超;刘洪涛;喻文韬;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8 | 分类号: | G06F16/248;B64D4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驾驶舱 使用 操作 指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驾驶舱中使用的操作指引系统,系统包括:电子检查单模块;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配置成与电子检查单模块进行通信,根据从电子检查单模块获取操作指令而生成引导指令;以及引导指令库模块,引导指令库模块接收由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生成的引导指令,并且根据引导指令调用对应的引导方案。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指引系统优化了当前检查单操作执行流程,减小了人为错误的发生概率,提高了驾驶舱人机界面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自动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民用飞机的驾驶舱中使用的操作指引系统。
背景技术
不同程度的自动辅助技术作为提高民用飞机人机交互效率的前沿科技,已经广泛应用在新一代的机型上,例如电子检查单系统。通过电子检查单系统,为机组人员的操作设置优先次序,并且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为机组提供快速的行动计划。但当前的机载电子检查单作为机组的操作引导,在执行复杂操作程序的过程中,因为机组训练程度不同或任务情境下工作负担的差异,人为错误造成的漏项或误操作仍然时有发生。
当前成熟的民机驾驶舱设计中,在显示、控制面板的开关、旋钮等操作器件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灯光指示用以标识相应的开关或者系统状态,并且通过优化人机交互,在设计中贯彻了暗舱原理等针对驾驶舱初始检查等操作程序的设计理念用以提高机组操作效率。但目前的驾驶舱控制面板的灯光指示采用的逻辑比较简单,通常只有“开”、“关”、“失效”等状态指示功能,各个面板模块的指示逻辑没有与电子检查单系统整合,并不具备引导机组操作的作用。
因此,现有的用于民用飞机自动辅助的操作指引系统仍存在不足,需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并降低人为错误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驾驶舱中使用的操作指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子检查单模块;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所述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配置成与所述电子检查单模块进行通信,根据从所述电子检查单模块获取操作指令而生成引导指令;以及引导指令库模块,所述引导指令库模块接收由所述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生成的引导指令,并且根据所述引导指令调用对应的引导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还被配置成在从所述电子检查单模块获取操作指令之后对飞机驾驶舱中对应的操作区域及部件的状态进行判断,并且基于判断结果生成引导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引导指令库模块包括灯光指令和/或音频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操作指引系统还包含引导执行模块,当所述引导指令库模块中被调节用的所述引导方案被发送至所述引导执行模块时,所述引导执行模块被激发以进行引导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引导执行模块包括驾驶舱显示/控制面板灯光指示、驾驶舱音频指示及驾驶舱接触面板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驾驶舱显示/控制面板灯光指示模块操作成为驾驶舱内的显示/控制面板上的需要操作的面板和开关/旋钮提供灯光指示;当所述驾驶舱音频指示被激发时,所述音频提供音频操作指示;当所述驾驶舱接触面板指示模块被激发时,驾驶舱触控面板提供变色、图标跳动和/或显示方式重构的操作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连接到所述引导执行模块,并配置成当所述引导模块的操作完成时从所述引导模块获取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还具备语音反馈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电子检查单模块从所述电子检查单指令交联模块获取所述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引导方案包括在该操作步骤中对须执行的驾驶舱内的操作部件处或附近控制面板上的直接引导,使得操作人员的注意力转移到相关操作部件并执行相关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包铜粉及其制备方法、电子浆料
- 下一篇:一种减隔震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