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实现快速温控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1246.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武平;黎海文;蒋克明;张志强;刘聪;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G05D23/20;C12M1/38;C12M1/34;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快速 温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可实现快速温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控目标接收部件,其用于容纳温控目标;
至少一组恒温流体源装置,其用于向温控目标接收部件输送所需要温度的恒温流体源,以置换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中现存的流体,将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中的温控目标的温度调控至设定值;
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与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的流体通道;
采用上述装置对所述温控目标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包括:
假定所述温控目标需要在温度T1保持时间t1,在温度T2保持时间t2,在温度T3保持时间t3,…,在温度Tn保持时间tn;与之对应的所述可实现快速温控的装置包括n组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内部的流体的温度控制值:
1-1)设定第一组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内部的流体的温度T01,并向处于环境温度下的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输送T01温度的流体,测量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温度稳定后的实际温度T,调整T01,直至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的实际温度T达到T1,并记下此时的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内部的流体的温度T’01,将其作为第一组恒温流体源装置内部温度控制值;
1-2)按照上述步骤1-1)的方法,得到其余组恒温流体源装置内部的流体的温度控制值,分别记为:T’02、T’03、…T’0n;
2)测量所述温控目标在相邻两温度之间实现温度转换所需的时间:
2-1)通过第一组恒温流体源装置向处于环境温度下的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输送T’01温度的流体,同时测试温控目标的实际温度T,得到T由环境温度变化至T1所需要的时间t01;
2-2)通过第二组恒温流体源装置向处于环境温度下的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输送T’02温度的流体,同时测试温控目标的实际温度T,得到T由T1变化至T2所需要的时间t02;
2-2)按照与上述步骤2-1)相同的方法依次测量其余的温度转换时间,直至完成温控目标在第n组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提供的温度T0n的流体的热浴下,测试所述温控目标的实际温度T,得到温控目标的实际温度T由Tn-1变化至Tn所需要的时间t0n;
3)对温控目标进行温度控制:
3-1)通过第一组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向处于环境温度下的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输送T’01温度的流体,输送时间为t1+t01;
3-2)通过第二组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向处于环境温度下的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输送T’02温度的流体,输送时间t2+t02;
…
3-n)通过第n组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向处于环境温度下的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输送T’0n温度的流体,输送时间tn+t0n;
直至完成所有n组恒温流体源装置对温控目标接收部件流体的输送,完成对温控目标的温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快速温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目标接收部件为可完全包裹所述温控目标的腔体结构,或者为可部分包裹所述温控目标的板、槽或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快速温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流体源装置包括流体存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流体存储装置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的输入阀和输出阀以及用于对所述流体存储装置中的流体的温度进行调控的温控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2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节弯折离子风棒
- 下一篇:用于对等通信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