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空跳伞的肺式结构氧气调节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1087.6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尹永利;高峰;孙鹏;杨才华;彭卓;王隆基;李书灵;高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 |
| 主分类号: | A62B7/00 | 分类号: | A62B7/00;A62B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马龙 |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空 跳伞 结构 氧气 调节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空跳伞的肺式结构氧气调节器,包括阀体,阀体上集成有氧气入口接头、氧气流量调节模块、空气流量调节模块、肺式结构供氧模块、余压保证模块、手动供氧模块和供气出口接头;氧气流量调节模块设于氧气调节腔内;空气流量调节模块设于空气入口处;肺式结构供氧模块、余压保证模块设于氧气出口与空气腔连接处;手动供氧模块设于氧气入口与空气腔之间。本发明能够根据使用者呼吸节律自动间歇供给氧气或者空气‑氧气混合气,保证呼吸面罩全海拔维持一定的安全余压,同时根据海拔高度变化自动调整供气流量和氧气浓度,提高使用者的呼吸舒适性、安全性和氧气利用率,降低供氧装备的重量,满足海拔10000米及以下高度跳伞人员对氧气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气调节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空跳伞的肺式结构氧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氧气调节器是高空跳伞过程中使用的供氧装置的一个核心部件,用于供给跳伞者足够的氧气或者空气、氧气混合气,满足跳伞人员的高空耗氧生理需求。性能优良的氧气调节器能够更好地提高氧气的使用效率,同时减轻氧气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在高空跳伞过程中,对保障装置要求重量越来越轻、体积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供氧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在氧气携带量减少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人员的呼吸生理安全。现有的高空跳伞供氧器中,存在的不足是:供氧装备重量重,体积大,氧气利用效率低,需要提供大量的多余氧气供人员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空跳伞的肺式结构氧气调节器,根据使用者呼吸节律自动间歇供给氧气或者氧气、空气混合气,保证呼吸面罩在全海拔高度持一定的安全余压,同时根据海拔高度变化自动调整供气流量和氧气浓度,提高使用者的呼吸舒适性、安全性和氧气利用率,降低供氧装备的重量,满足海拔10000米及以下高度跳伞人员对氧气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空跳伞的肺式结构氧气调节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集成有氧气入口接头、氧气流量调节模块、空气流量调节模块、肺式结构供氧模块、余压保证模块、手动供氧模块和供气出口接头;
阀体设有氧气入口、氧气调节腔、氧气出口、空气入口、供气出口,连通空气入口与氧气出口的空气腔;
所述氧气入口接头用于通过入口接头与高压供氧软管连接,所述供气出口接头用于通过出口接头与氧气面罩供氧软管连接;
所述氧气流量调节模块设于所述氧气调节腔内,用于根据环境气压变化自动调节氧气流量;
所述空气流量调节模块设于空气入口处,用于根据环境气压变化自动调节空气流量;
所述肺式结构供氧模块设于氧气出口与空气腔连接处,用于根据使用者呼吸节律间歇自动提供呼吸用氧气;
所述余压保证模块设于氧气出口与空气腔的连接处,用于为呼吸面罩提供恒定的初始氧气流量,以维持吸收面罩的安全余压;
所述手动供氧模块设于氧气入口与空气腔之间,用于应急工况下手动氧气供应。
进一步地,所述肺式结构供氧模块包括摇杆活门座、摇杆活门端盖、肺式活门弹簧、肺式摇杆活门、膜片压盖、肺式呼吸膜片;所述肺式摇杆活门、摇杆活门座、摇杆活门端盖以及肺式活门弹簧依次安装构成一体化组合结构,并由螺钉压装于阀体上;所述肺式摇杆活门的摇杆顶端与所述肺式呼吸膜片接触,所述肺式呼吸膜片由所述膜片压盖压装于阀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余压保证模块设有定径余压限流孔,用于保证恒定的初始辅助氧气供应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手动供氧模块包括应急活门弹簧、应急活门体、应急活门、固定压盖、压盖复位弹簧、应急顶杆、应急压盖,所述应急活门通过所述应急活门弹簧压紧于所述应急活门体,所述应急活门体、应急顶杆通过固定压盖压装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压盖复位弹簧、应急压盖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应急顶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