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覆盖窗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60990.0 | 申请日: | 202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朴德荣;黄在永;金学喆;鲜于国贤;河泰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UTI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 地址: | 韩国忠清南道礼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覆盖 | ||
1.一种柔性覆盖窗,所述柔性覆盖窗为基于玻璃的柔性显示器用覆盖窗,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显示器折叠的区域形成薄的折叠部,所述覆盖窗的厚度(t2)为50~300μm,所述折叠部的厚度(t1)为20~100μm,所述折叠部以所述覆盖窗的折叠区域的厚度为均匀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折叠部的两侧端形成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厚度从所述折叠部逐渐变厚而连接至所述覆盖窗的平面区域,以便在进行反复折叠动作时,逐渐缓冲由覆盖窗的折叠区域和平面区域之间的厚度差异引起的应力,
所述折叠部形成在所述覆盖窗的前面和后面,相比形成于所述覆盖窗的前面的折叠部,形成于所述覆盖窗的后面的折叠部以更深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的倾斜度以所述折叠部为基准为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窗在折叠时曲率半径满足0.5~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的宽度(W1)为3.0~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薄的所述折叠部由湿蚀刻、抛光、激光成形及掩膜工艺中的任一个或者组合两个以上这些的工艺实现,或者
由将抛光工艺作为后工艺的湿蚀刻、激光成形及掩膜工艺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部填充透明树脂材料而在显示器面板的全面以没有空间的方式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材料填充在所述折叠部,且向所述折叠部上侧连续地涂覆于覆盖窗的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材料为光学清晰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填充在所述覆盖窗的后面侧的折叠部的透明树脂材料与填充在前面侧的折叠部的透明树脂材料相比由相对软的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材料填充在所述折叠部,且向所述折叠部上侧连续地涂覆于覆盖窗的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覆盖窗的一面或者两面还形成功能性涂覆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涂覆层由单一层或者多层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覆盖窗前面的功能性涂覆层体现为强度补强层,形成在所述覆盖窗后面的功能性涂覆层体现为弹性补强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覆盖窗前面的功能性涂覆层由多层形成时,由越往上层越相对硬的材料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最顶层的功能性涂覆层赋予防指纹或抗反射功能。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覆盖窗的一面或者两面还形成有接合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柔性覆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膜为防飞溅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UTI有限公司,未经UTI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09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减少的斜坡稳定时间的积分斜坡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