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铁炒锅底油垢清理装置及清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9997.0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海丰 |
| 主分类号: | A47L15/00 | 分类号: | A47L15/00;A47L15/42;A47L15/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锅底 油垢 清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形铁炒锅底油垢清理装置及清理方法,涉及厨房洁具领域。解决了炒锅底部形成的油垢不易清除的问题。该柔性接触刮除离心促进的球形铁炒锅底油垢清理装置,包括固定洗箱,固定洗箱的内部顶侧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固定洗箱的内壁底部焊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顶部与升降支座的底部焊接,升降支座顶部焊接防护稳定箱和电热管。该柔性接触刮除离心促进的球形铁炒锅底油垢清理装置,半弧夹杆形成圆形口径的大小可调节,便于固定对照大小的炒锅,通过水下电机带动将锅底包覆的刮垢钢丝和清洁刷旋转,对其底部进行全面的油垢去除,下凸的弧形架板带动水旋转产生离心力促进锅底的去垢。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6月28日,申请号为CN201810685678.6的发明名称为一种柔性接触刮除离心促进的球形铁炒锅底油垢清理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洁具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球形铁炒锅底油垢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炒锅由于炒菜起锅时倒菜残留的油水回流至锅底,不对其及时清理,一段时间后会积成一层油垢,又硬又黏,厚厚的不但影响烹饪时锅的热传递效果,浪费能源,还容易沾污其他地方,影响厨房的洁净,对于生铁锅来说,通过白醋等浸泡消耗时间较长,人们通常使用菜刀或刮皮刀对厚厚的油垢进行刮除,一方面工作强度较大,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不易掌握力度,造成锅底刮痕,使以后的油污更加不易清除,导致锅底的油垢不易清除,影响热传递效果,降低炒菜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铁炒锅底油垢清理装置,解决了锅底的油垢不易清除,影响热传递效果,降低炒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球形铁炒锅底油垢清理装置,包括固定洗箱,所述固定洗箱的内部顶侧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洗箱的内壁底部焊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外设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与升降支座的底部焊接,所述升降支座顶部焊接防护稳定箱和电热管,所述电热管与外设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弧夹杆,两个所述半弧夹杆之间设置有半弧内杆,所述半弧内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半弧夹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且延伸至其内部与伸缩板的侧壁粘接,所述半弧内杆的外壁且位于半弧夹杆的内部套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拉紧弹簧,所述半弧夹杆的顶部粘接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等距排布于半弧夹杆的顶部且相互之间保持间隔,所述半弧夹杆的外壁通过连接块与连接轴承的一侧内圈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远离半弧夹杆的一侧外圈与推挤螺筒的一侧焊接,所述推挤螺筒的另一侧插入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推挤螺杆,所述推挤螺杆远离推挤螺筒的一端与固定洗箱的内壁焊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洗箱的内壁底部中心处上凸成弧形状,固定洗箱的底部中心处向上凹陷。
优选的,所述固定洗箱的侧壁且靠近底侧连通设置有排渣出液管,且排渣出液管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门。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块为圆滑状,且固定卡块远离半弧夹杆中心一侧的顶部向外凸起。
优选的,所述防护稳定箱的内部卡接安装有水下电机,水下电机与外设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水下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防护稳定箱的内壁顶部且延伸至防护稳定箱的顶部与弧形架板的底部焊接,所述弧形架板的顶部且位于其中心的一侧焊接有柔性刮垢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海丰,未经丁海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