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环境生成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9276.X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许;沈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54 | 代理人: | 黄剑飞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环境 生成 方法 装置 系统 电子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测试环境生成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为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分配多个虚拟标识;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和交换机连接;基于所述多个虚拟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和所述交换机之间的多个连接状态;以及在所述多个连接状态均为连通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和所述交换机生成测试环境,所述测试环境用于被测设备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进行调用。本公开涉及的测试环境生成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通过简便快捷的方式搭建一对多被测设备的测试环境,并且该测试环境部署简单、易于维护更新,所需的配套资源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试环境生成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解决着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办公电脑、服务器、移动手机、物体识别摄像机等等。为了更好的协同工作,特别是同一类的设备,往往会被加入到同一个网络中。
而随着用户增多、覆盖面增大,加入网络的设备也越来越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这就造成了新的问题,比如因为设备数的增多,管理员一一维护,力不从心,需要一款产品能够做管理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比如因为设备类型的增加,厂家和版本不一而足,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需要一款产品能够对网络中的众多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暴露系统中的安全隐患。
对于这种新型产品,它有个特点是一对多,即一台产品对应多台设备,这给产品研发过程的测试工作带来了新的困扰。
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就是在被测产品的网络中,搭建起“对应的设备”,然后用被测产品去进行访问控制,基于实际环境下的表现,完成被测产品的质量保证。
但当“对应的设备”达到数万台,测试人员想要搭建完备的环境,将成为一件非常耗时的工作,且成本极为高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测试环境生成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测试环境生成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通过简便快捷的方式搭建一对多被测设备的测试环境,并且该测试环境部署简单、易于维护更新,所需的配套资源成本低。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测试环境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为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分配多个虚拟标识;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和交换机连接;基于所述多个虚拟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和所述交换机之间的多个连接状态;以及在所述多个连接状态均为连通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和所述交换机生成测试环境,所述测试环境用于被测设备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进行调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为目标设备分配多个虚拟标识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任务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为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分配多个虚拟标识,包括: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分配多个虚拟网际互连协议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分配多个虚拟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包括:在目标设备为windows系统时,通过网络配置功能为所述目标设备分配多个虚拟网际互连协议地址;以及在目标设备为linux系统时,通过命令行为所述目标设备分配多个虚拟网际互连协议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和交换机连接,包括:通过预设端口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设备和交换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