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站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互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8756.4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庞秀岚;谢小平;崇锋;汪洋;马庆虎;王珣;贾俊杰;逯克辉;孙晓坤;刘陇刚;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20/00;G05D3/12;G05F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西宁经***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伏电 站内 不同 支架 运行 方式 输出功率 互补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光伏电站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互补的方法,光伏子方阵由平单轴跟踪支架与固定支架组合布置构成,光伏子方阵的中心部分设置平单轴跟踪支架,光伏子方阵的中心部分的四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列或行固定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单个子方阵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的互补,提高发电量和平滑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曲线;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强了平单轴跟踪支架整体的抗风能力;施工简单方便,易于推广应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站内输出功率互补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电站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互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中,光伏组件方阵的运行方式对系统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量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光伏供电系统的发电能力。光伏组件的运行方式有固定安装式和自动跟踪式几种型式。其中自动跟踪系统包括单轴跟踪系统和双轴跟踪系统。单轴跟踪(东西方位角跟踪和斜单轴跟踪)系统以固定的倾角从东往西跟踪太阳的轨迹,双轴跟踪系统(全跟踪)可以随着太阳轨迹的季节性位置的变换而改变方位角和倾角。
根据设备技术成熟度、产品价格、用地面积、故障率和后期维护工作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固定支架和平单轴跟踪支架已大规模应用于并网光伏电站中,若能较好解决阵列同步性及减少维护工作量,则自动跟踪式系统相较固定安装式系统将更有竞争力;平单轴跟踪支架造价能进一步降低,则其发电量增加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目前,光伏电站的单个子方阵设计时,由于工期紧张、用地不规则等因素仅设计采用单一的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曲线特性较为单一,不能做到光伏电站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的互补。
固定式支架与平单轴跟踪支架各有优缺点:固定式支架初始投资较低、且支架系统基本免维护;自动跟踪式初始投资较高、需要一定的维护,但发电量较倾角最优固定式相比有较大的提高,但平单轴跟踪支架后期维护工作量大、难度大、费用高以及光伏阵列停运会造成发电量的损失。
根据不同支架输出功率曲线特性得知,若仅采用固定支架运行方式时,早晚时段的输出功率较低,中午时段的输出功率较高,在限电地区易造成限电损失;若仅采用平单轴跟踪支架运行方式时,早晚的输出功率较固定支架高,中午时段的输出功率较固定支架的低,但冬季在高纬度地区的发电量又较固定支架整体偏低。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光伏电站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互补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互补的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平单轴跟踪支架与固定支架组合布置光伏子方阵方法,不仅提高了发电量和平滑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曲线,达到自同一子方阵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的互补,同时还增强了平单轴跟踪支架的抗风能力,施工简单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伏电站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互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伏子方阵由平单轴跟踪支架与固定支架组合布置构成,光伏子方阵的中心部分设置平单轴跟踪支架,光伏子方阵的中心部分的四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列或行固定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伏子方阵的北侧和南侧分别设置有一行固定支架,光伏子方阵的东侧和西侧分别设置有两列固定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单轴跟踪支架设置成正方形或矩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设置成正方形或矩形。
本发明的光伏电站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互补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单个子方阵内不同支架运行方式输出功率的互补,提高发电量和平滑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曲线;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强了平单轴跟踪支架整体的抗风能力;施工简单方便,易于推广应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7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