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症患者转运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8462.1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汤云;于涛;王奎;汪桂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7/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康进广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症 患者 转运 | ||
本发明公开了重症患者转运器,包括底板、滑轮、电动推杆、支撑板、驱动机构、移动机构、蓄电池、把手、放置孔、控制机构,该重症患者转运器,无需多名医护人员将患者抬起,即只需一名医护人员通过对该装置的使用,即可快速便捷的将患者从该装置上移至指定的检查床或手术床上,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人力,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运器,尤其涉及重症患者转运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重症患者而言,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转运床将患者从急诊室移至该患者相对应的治疗科室内,以此对该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治疗处理,当医护人员使用传统的转运器将患者从急诊室移至指定区域后,此时,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将患者从转运床上移至检查床或手术床上,此种转运方式,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人力,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重症患者转运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重症患者转运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重症患者转运器,包括底板、滑轮、电动推杆、支撑板、驱动机构、移动机构、蓄电池、把手、放置孔、控制机构,所述的底板底部四角处固设有滑轮,所述的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固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顶部固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内部左右两侧固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的支撑板内部滑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螺纹套设于驱动机构,所述的底板底部固设有蓄电池,所述的支撑板左右两侧固设有把手,所述的支撑板内部四角处一体设有放置孔,所述的支撑板外壁左侧固设有控制机构。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由电机以及丝杆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内部后端左右两侧固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前端过盈配合设有丝杆,所述的丝杆转动贯穿于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的移动机构由滑板以及皮带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内部滑动设有滑板,所述的滑板螺纹套设于丝杆。
进一步,所述的滑板外部滑动套设有皮带。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机构由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外壁左侧后端固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支撑板外壁左侧前端固设有第二开关。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顶部前后两端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放置孔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重症患者转运器,无需多名医护人员将患者抬起,即只需一名医护人员通过对该装置的使用,即可快速便捷的将患者从该装置上移至指定的检查床或手术床上,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人力,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重症患者转运器的主视图;
图2是重症患者转运器的俯视图;
图3是支撑板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重症患者转运器的电路图。
底板1、滑轮2、电动推杆3、支撑板4、驱动机构5、移动机构6、蓄电池7、把手8、放置孔9、控制机构10、电机11、丝杆12、滑板13、皮带14、第一开关15、第二开关16、挡板1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口径多通道直流式风洞
- 下一篇:一种震击密闭取心气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