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鳞坑与截流沟综合径流拦蓄系统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58427.X 申请日: 2020-03-09
公开(公告)号: CN111236275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4
发明(设计)人: 陈伟伟;姚京威;张会敏;李自明;李强坤;申震洲;姚文艺;胡亚伟;张昀;王军涛;周军苍;景明;程献国;李婷;宋常吉;吕望;张晓;王艳华;王荆;常布辉;梁冰洁;徐建昭;衣强;杨玉庆;郑艳爽;张有铎;马静;李昭悦 申请(专利权)人: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E02D17/20 分类号: E02D17/20;E03F5/00;E03F5/10;A01G13/02
代理公司: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代理人: 郭璐
地址: 450003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鱼鳞坑 截流 综合 径流 拦蓄 系统 及其 建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鳞坑与截流沟综合径流拦蓄系统及其建造方法,在山体上沿等高线或近于等高线设置鱼鳞坑,在所述鱼鳞坑的下方设置一条截流沟,所述鱼鳞坑中种植有植物,所述鱼鳞坑通过集水管将雨水收集到地下的集水池中,所述集水池中还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顶部与所述植物的根系接触;多个集水池间通过排水管连通,且排水管的底端直接与截流沟连通;所述截流沟靠近天然沟道的一端面上设有泄洪口,所述泄洪口上设有可自动开闭的挡水板。在降雨时,雨水通过集水管收集到集水池中,通过毛细管用来浇灌植物;集水池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排水管排至截流沟中,截流沟中的水位超过安全高度后,挡水板自动开启进行排水,防止洪灾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鳞坑与截流沟综合径流拦蓄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的结果,我国很多地方边坡上长年干旱,植物难以生长,水土流失严重;目前解决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为植树造林,但在干旱地区,特别是山地丘陵等地带,植树造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这种地方无太多地下水,因此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死亡率较高;随着树木的死亡,整个山地坡面的植被覆盖率很低,在降雨的时候就极易引起水土流失,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山体滑坡或者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周边居民的安全。

在鄂尔多斯地区,边坡上存在着大量的砒砂岩,由于其成岩程度低、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水如泥、遇风成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也由于这种岩层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和当地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得该岩层极易发生风化剥蚀,群众深受其害,视害毒如砒霜,故称其为“砒砂岩”。砒砂岩像普通的岩石一样坚硬,然而一旦遇到风便成砂,遇到水便成泥。被中外专家称为“地球上的月球”、“地球生态癌症”。内蒙古准格尔旗的砒砂岩占全旗总面积的76.9%,多年来,该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高达3000吨/平方公里,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高达1亿吨,是黄河流域粗沙主要来源区之一,也是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酿成洪水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 。

水土流失源于降雨和径流,因此,如果能有效地控制降雨径流的产生,就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同时,雨水资源大多数以径流和蒸发的形式损失掉,又极大的浪费了水资源。

现有的山地丘陵地带,受地形的影响,植树造林时铺设灌溉设备所需的成本较大,且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是由地面渗入根区土壤,这一方法的缺陷在于:一方面因蒸发而引起的灌溉水损失严重,另一方面因灌水量小,往往使近地表的土层含水量较大,因而会诱导树木根系集中分布于近地表土层,使树木抗旱能力减弱,须长期维持灌溉;另外,由于土壤水分再分布的缓慢性,中深土层中的根系获取水分的速度较为缓慢,且水量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将鱼鳞坑与截流沟结合起来,实现径流拦蓄、便于植物根系水分吸收和自动及时排水的鱼鳞坑与截流沟综合径流拦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鳞坑与截流沟综合径流拦蓄系统,包括设在山体上的鱼鳞坑和截流沟,所述鱼鳞坑中种植有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沟位于所述鱼鳞坑的下方,所述鱼鳞坑的底部设有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与所述截流沟之间通过排水装置连通;所述植物的根部设有用来固定植物根部的网状固定板,所述网状固定板与所述集水装置之间设有若干毛细管;

所述截流沟靠近天然沟道的一端面上设有泄洪口,所述泄洪口设有可自动升降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升降实现泄洪口的开闭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设在鱼鳞坑底部的集水池,所述鱼鳞坑内垂直设有多根集水管,多根所述集水管位于所述植物的周围;每根所述集水管的顶部高于地面,底部伸入所述集水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的顶部设有若干毛细管孔,所述毛细管通过毛细管孔通入集水池的底部,所述毛细管的顶部穿过所述网状固定板,与所述植物的根系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