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住宅二级数模建模方法、系统及其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8375.6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焱;王剑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172 | 分类号: | G06F16/172;G06F9/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住宅 二级 数模 建模 方法 系统 及其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住宅二级数模建模方法、系统及其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当设备开机后,计算最近一次关闭BIM模型的时间距离本次开机时间的时间间隔;判断时间间隔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间长度;若否,则在后台加载BIM模型;否是,则不加载。本发明具有缩短BIM模型加载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住宅二级数模建模方法、系统及其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中,BIM构建一个大型模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能在一天只能就将其完成,所以需要工程师花多天来完成。由于BIM模型的文件在较大情况下打开需要花费至少几分钟时间有时甚至是十几分钟,这个打开文件的工程师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住宅二级数模建模方法,具有缩短BIM模型文件加载时间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的住宅二级数模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设备开机后,计算最近一次关闭BIM模型的时间距离本次开机时间的时间间隔;判断时间间隔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间长度;若否,则在后台加载BIM模型;否是,则不加载。
进一步的,在后台加载BIM模型时,判断设备CPU使用率与第一使用阈值和第二使用阈值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一使用阈值小于第二使用阈值;当CPU使用率低于第一使用阈值时,则设备正常运行速率加载BIM模型;当CPU使用率高于第一使用阈值且低于第二使用阈值时,则设备以正常加载运行速率的第一百分比加载BIM模型;当CPU使用率高于第二使用阈值时,则设备停止加载BIM模型。
进一步的,在后台加载BIM模型时,计算加载BIM模型的设备剩余运行内存,判断剩余运行内存大小与预设的第一内存阈值和第二内存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剩余运行内存小于第一内存阈值时,则设备以正常占用内存加载BIM模型;当剩余运行内存大于第一内存阈值且小于第二内存阈值时,则设备以正常占用内存的第二百分比加载加载BIM模型;当剩余运行内存大于第二内存阈值时,则设备停止加载BIM模型。
进一步的,当BIM模型关闭时,记录关闭BIM模型的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住宅二级数模建模系统,具有缩短BIM模型文件加载时间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的住宅二级数模建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时间间隔计算模块,用于当设备开机后,计算最近一次关闭BIM模型的时间距离本次开机时间的时间间隔;时长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时间间隔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间长度;若否,则在后台加载BIM模型;否是,则不加载。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CPU使用率判断模块,用于在后台加载BIM模型时,判断设备CPU使用率与第一使用阈值和第二使用阈值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一使用阈值小于第二使用阈值;当CPU使用率低于第一使用阈值时,则设备正常运行速率加载BIM模型;当CPU使用率高于第一使用阈值且低于第二使用阈值时,则设备以正常加载运行速率的第一百分比加载BIM模型;当CPU使用率高于第二使用阈值时,则设备停止加载BIM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