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菇采收保鲜包装机械及鲜包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8281.9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嘉宇;郭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嘉宇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B26D1/06;B65B11/02;B65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采收 保鲜 包装 机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菇采收保鲜包装机械及鲜包装方法,包括U型台、支撑柱、包装装置、输送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的U型台的下端外壁均匀设置有支撑柱,位于支撑柱上连接有包装装置,所述的U型台内部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设置有输送装置,且所述的U型台内壁通过轴承对称均匀设置有滚柱;U型台的上端中部外壁设置有切割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人工在切割金针菇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工人造成危险,致使刀具切割工人手指,并且人工包装金针菇的效率低下,人工采用保鲜膜包装缠绕金针菇的过程中可能造成金针菇折断,影响包装的金针菇的质量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菇采收保鲜包装机械及鲜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金针菇等;其中食用菌菇类似金针菇多采用菌种放置在培养瓶内部培养。
现有培养瓶内部成熟的金针菇多需要人工将金针菇切断去其根部且需要人工对切断后的金针菇采用保鲜膜进行包装,但是人工在切割金针菇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工人造成危险,致使刀具切割工人手指,并且人工包装金针菇的效率低下,人工采用保鲜膜包装缠绕金针菇的过程中可能造成金针菇折断,影响包装的金针菇的质量。
所以为了提高对金针菇的切割包装效率;保证金针菇包装后的质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菇采收保鲜包装机械及鲜包装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菇采收保鲜包装机械,包括U型台、支撑柱、包装装置、输送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的U型台的下端外壁均匀设置有支撑柱,位于支撑柱上连接有包装装置,所述的U型台内部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设置有输送装置,且所述的U型台内壁通过轴承对称均匀设置有滚柱;U型台的上端中部外壁设置有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轴杆、带轮、输送带、柔性钢片、限位单元、执行单元和推动单元;所述的轴杆通过轴承对称设置在U型台中部,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U型台内,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轴杆的轴头相连接,所述轴杆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带轮,且所述的带轮外壁之间通过输送带相连接,所述的输送带上均匀设置有弧形固定槽,位于输送带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位于其环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柔性钢片;所述输送带的弧形凹槽底端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推动单元,位于输送带的弧形凹槽两端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设置有限位单元,所述的执行单元设置在U型台上,且执行单元位于输送带内部;人工将培养瓶内部待采收的菌菇依次有序放置在输送带的弧形固定槽内部,通过两侧的限位单元进行固定;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输送带上端的的菌菇有序转动,当瓶装的菌菇转动到切割装置的正下方时;通过推动气缸工作在刀块的作用下将菌菇切开与培养瓶进行分离;此时菌菇落入到包装箱内部;设置的输送装置提高了对菌菇的流水化自动切割效率,且在输送带上切割保证了工人的安全,有效防止工人手指与刀块之间发生擦碰造成工人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嘉宇,未经罗嘉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应力敏感系数预测裂缝宽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蔬菜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