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换颚板式连续旋转铁钻工动力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8092.1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南树歧;张强;李伦;杨海刚;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2100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换颚 板式 连续 旋转 钻工 动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换颚板式连续旋转铁钻工动力钳,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旋转主钳,外壳体下端面设置有缺口a,旋转主钳上与缺口a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a,缺口a延伸至旋转主钳的中心位置处,旋转主钳的上端两侧传动连接有动力传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固定在外壳体上,外壳体上对应滑块体的前表面内侧固定有先导缸,旋转主钳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位于先导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处,外壳体上靠近后表面一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加压油缸,两个加压油缸之间设置有增压器,增压器通过管路连接旋转主钳,旋转主钳还通过管路连接有低压蓄能器和储油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扣钳频繁冲或紧扣或频繁更换颚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免换颚板式连续旋转铁钻工动力钳。
背景技术
铁钻工是进行钻杆、钻铤接头上卸扣工作的现代化工具,代替了传统的液气大钳、B型钳。铁钻工由冲扣钳和旋扣钳组成,冲扣钳的下钳夹紧下部的一根钻杆,旋扣钳夹紧另一个钻杆实现快速旋扣,最后,冲扣钳的上钳夹紧上部的钻杆并绕着下部钻杆中心旋转较小一定角度,最终实现冲扣或紧扣的功能。
目前,传统铁钻工的冲扣钳在进行紧紧扣作业时,靠冲扣钳的冲扣缸带动上钳围绕钻杆旋转一定的角度(一般30度左右)进行紧扣,由于钻杆上卸扣使用的工况不同,冲扣缸需要进行多次复位、再紧扣的动作,才能到达设定的紧扣扭矩,造成铁钻工的上卸扣时间较长,上卸扣效率较低。
目前国内外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一是增加旋扣钳的旋扣扭矩,提高该扭矩的办法是增加夹紧力及摩擦系数,但是如果夹紧力太大,容易压溃较薄的钻杆体,还有就是增大摩擦系数,目前有滚花型、细条纹型、锯齿形等滚子表面处理方式,结果不是伤钻杆就是摩擦系数不高,效果不明显。二是国内有厂家生产自动化液压大钳,该产品不配旋扣钳,冲扣钳的下钳夹紧下部钻杆,冲扣钳的动力钳可以连续旋转,旋扣和冲扣都有该钳完成,高速档位旋扣,低速档为冲扣,免去了冲扣钳液缸多次复位、冲扣的动作,但是由于其采用了传统液气大钳夹紧钻杆的结构,即靠旋转盘爬坡结构来机械推动颚板及上面的钳牙抱紧钻杆进行上卸扣,但是需要每种规格的管柱对应一种颚板,因此现场工作时需要不停更换颚板,颚板更换过程较为繁琐,对于规格较为相近的钻杆,有时存在忘记更换颚板而造成下钳打不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换颚板式连续旋转铁钻工动力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扣钳频繁冲或紧扣或频繁更换颚板的问题,提高了铁钻工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换颚板式连续旋转铁钻工动力钳,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旋转主钳,外壳体下端面设置有缺口a,旋转主钳上与缺口a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b,缺口b延伸至旋转主钳的中心位置处,旋转主钳的上端两侧传动连接有动力传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固定在外壳体上,外壳体上对应滑块体的前表面内侧固定有先导缸,旋转主钳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位于先导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处,外壳体上靠近后表面一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加压油缸,两个加压油缸之间设置有增压器,增压器通过管路连接旋转主钳,旋转主钳还通过管路连接有低压蓄能器和储油箱。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旋转主钳包括旋转体,旋转体在圆周方向成120°均布三个滑槽,滑槽的中心线与旋转体的径向线重合,滑槽内嵌有滑块体,滑块体靠近旋转体中心的一端固定有钳牙,滑块体内设置有底部固定在旋转体的滑块夹紧缸,滑块夹紧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在钳牙靠近滑块夹紧缸的表面,滑块夹紧缸的杆腔通过管路连接低压蓄能器,滑块夹紧缸塞腔通过管路连接储油箱,滑块夹紧缸塞腔还通过管路连接增压器,储油箱和低压蓄能器均固定在旋转体上,旋转体的圆周外缘固定有大齿圈,大齿圈与动力传动系统传动连接,缺口b设置在旋转体对应缺口a的位置且延伸至旋转体的中心位置处。
增压器的轴心与旋转体的轴心重合。
滑块体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位于先导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显示屏模块的快速拼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口径多通道直流式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