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园区微电网孤岛运行安全停机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7777.4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欢;时丕丽;许迎春;刘云;赵亮亮;黄浪;司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3/14;H02J3/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园区微 电网 孤岛 运行 安全 停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园区微电网孤岛运行安全停机的控制方法,在微电网停机过程中,依次切除负荷系统、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切除负荷系统时,先切除负荷系统中的二级负荷,再切除一级负荷;切除光伏系统时,先给光伏逆变器发送减少出力指令,降低光伏输出功率,使输出功率逐渐降低为0后,使其正常停机;切除PCS储能系统时,先切除PQ模式的PCS储能系统,再切除VF模式的PCS储能系统,向PCS储能系统发送减少出力指令,使其输出功率逐渐降低为0后,使其正常停机。本发明方法在微电网非计划孤岛时,按照既定顺序快速逐渐切除负荷及分布式微源,使微网系统逐渐正常停机,减少电网突然断电对微网内用电设备的不良冲击,延长用设备的适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园区微电网孤岛运行安全停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友好接入,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开发和就近消纳;促进能源阶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带动新能源发电、智能控制、储能等相关产业发展;与大电网灵活互动,实现备用、调峰、需求侧响应等双向服务;助力多能互补与能源互联网发展。目前针对微电网的研究大都聚焦在,微电网的并离网平滑切换,微电网的低碳高效经济运行、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鲜有对微电网离网停机过程的研究。商业园区负荷在大电网用电高峰期存在供电的不稳定性,易受电网侧电能质量的影响,一旦电网侧电能质量出现问题,微电网会立即转入非计划孤岛,很难维持工商业园区大负荷的长期运行,最终导致整个微电网停机。微电网离网运行时,缺乏大电网支撑,惯性小,对冲击敏感,可能会断电。微电网忽然断电可能会对系统内电气设备造成严重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园区微电网孤岛运行安全停机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电网忽然断电可能对系统内电气设备造成严重损害的技术问题。
一种面向园区微电网孤岛运行安全停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能微电网离网停机控制模块,微电网离网停机控制模块进入激活状态;
步骤2、断开负荷开关,先切除负荷系统中的二级负荷,然后切除一级负荷;
步骤3、给光伏逆变器发送减少出力指令,降低光伏输出功率,使输出功率逐渐降低为0;
步骤4、给光伏逆变器发停机指令,使其正常停机;
步骤5、重复步骤3~4,使光伏系统全部停机;
步骤6、切除PCS储能系统,所述PCS储能系统包括处于VF模式的PCS储能系统和处于PQ模式的PCS储能系统;
步骤7、给处于PQ模式的PCS储能系统发送减少出力指令,使其输出功率逐渐降低为0;
步骤8、给处于PQ模式输出功率为0的PCS储能系统发送停机指令,使其正常停机;
步骤9、重复步骤7~8,使所有处于PQ模式的PCS储能系统停机;
步骤10、给处于VF模式的PCS储能系统发送减少出力指令,使其输出功率逐渐降低为0;
步骤11、给处于VF模式输出功率为0的PCS储能系统发送停机指令,使其正常停机;
步骤12、重复步骤10~11,使所有处于VF模式的PCS储能系统停机;至此,微电网全部停机。
进一步的,步骤2中,按照二级负荷中负荷编号的大小,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切除负荷,直至二级负荷完全切除。
进一步的,步骤2中,按照一级负荷中负荷编号的大小,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切除负荷,直至一级负荷完全切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