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岩土工程中模型试验的取土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7758.1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9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袁霈龙;任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岩土 工程 模型 试验 取土注浆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工程中模型试验的取土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施压装置和取土装置,所述施压装置用于给所述取土装置施加压力,进而将所述取土装置压入岩土内;所述施压装置包括按连接板、丝杆和若干支撑杆,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安装;若干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另一端用于支撑在岩土上;所述取土装置包括取土管、若干刺凸和压块,所述取土管的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若干所述刺凸设置在所述取土管内且靠近所述取土管的另一端。本发明能够尽可能的保证不影响土体内部应力状态,尽可能的确保土体的完整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型试验的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岩土工程中模型试验的取土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大规模基础建设的进行,我国岩土工程中治理工程建设与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新型的支护方法与支挡结构类型不断涌现,如锚固支护、加筋挡墙与水泥灌浆等手段的出现并逐步成熟,为稳定边坡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桩基作为一种深基础,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际,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其实用价值很高。但锚索和桩基的力学特性和应用范围难以确定,实际中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具体分析。
针对以上对岩土工程领域内模型试验桩基的描述,仍存在以下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一、取土方式对坡体及桩基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显著,一般将取土器用锤击或振动的方法嵌入土体中,这类方法会明显影响土体内部应力状态,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二、取土时,取土器端部外的土体会随取土器一同拔出,影响内部土体的完整性,导致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岩土工程中模型试验的取土注浆装置及使用方法,能够尽可能的保证不影响土体内部应力状态,尽可能的确保土体的完整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中模型试验的取土注浆装置,包括施压装置和取土装置,所述施压装置用于给所述取土装置施加压力,进而将所述取土装置压入岩土内;
所述施压装置包括按连接板、丝杆和若干支撑杆,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安装;若干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另一端用于支撑在岩土上;
所述取土装置包括取土管、若干刺凸和压块,所述取土管的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若干所述刺凸设置在所述取土管内且靠近所述取土管的另一端;
在使用状态时,所述取土管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且所述取土管内设置有刺凸的一端朝向岩土面,另一端朝向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旋转所述丝杆并抵住所述压块后能够将所述取土管压入岩土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上远离所述取土管的端面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支撑杆。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杆包括连接筒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伸进所述连接筒的一端,所述连接筒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连接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凸起;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用于支撑在岩土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水准仪和角度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上位于所述连接板上端面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