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亮度控制方法、亮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7666.3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俊;彭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22;G09G3/3208;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杨凯程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亮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是关于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适用于终端,终端的正面设置有屏幕,屏幕包括持续显示区域,终端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光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光传感器感应的第一环境光亮度;在终端的正面除持续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被覆盖时,根据第一环境光亮度调整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终端背面的第一光传感器感应的第一环境光亮度调整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由于第一光传感器未被覆盖,因此可以准确地感应环境光亮度,进而根据第一环境光亮度准确地调整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确保用户观看持续显示区域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亮度控制方法、亮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手机等终端设备受损,可以在终端外设置一个套件,例如皮套,用于保护终端。在停止使用终端时,可以通过套件覆盖终端的正面,以免终端正面的屏幕受损。
但是用户在不使用终端时,仍然可能使用终端来观看时间,因此目前的套件中用于覆盖终端正面的部分,一般设置有窗口,屏幕中对应窗口的区域为AOD(Always OnDisplay),也即持续显示区域,持续显示区域可以在屏幕被覆盖时继续显示画面,例如显示时间。
为了使得屏幕的显示亮度能够与环境光亮度相适应,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光传感器感应环境光亮度,并根据感应到的环境光亮度来调节屏幕的显示亮度。
但是,目前手机等终端设备中的光传感器是设置在终端正面的,例如图1所示,可以设置在终端正面的某个位置,这在终端正面被套件覆盖时,例如图2所示,光传感器也会被覆盖,导致不能感应环境光亮度,从而无法良好地控制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影响用户观看持续显示区域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亮度控制方法、亮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亮度控制方法,适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的正面设置有屏幕,所述屏幕包括持续显示区域,所述终端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光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感应的第一环境光亮度;
在所述终端的正面除所述持续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被覆盖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亮度调整所述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在所述终端的正面除所述持续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被覆盖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亮度调整所述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感应的加速度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姿态;
其中,所述终端的正面除所述持续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被覆盖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亮度调整所述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放置,且所述第一环境光亮度为零,在所述终端的正面除所述持续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被覆盖时,获取所述终端的姿态不是水平放置时,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感应的最近一次环境光亮度;
根据所述最近一次环境光亮度调整所述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
可选地,所述终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光传感器,所述终端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在所述终端的正面除所述持续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被覆盖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亮度调整所述持续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感应的加速度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姿态;
若所述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放置,且所述第一环境光亮度为零,且在所述终端水平放置的持续时长内的第一时刻所述终端的正面未被覆盖,在所述持续时长内的第二时刻所述终端的正面除所述持续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被覆盖,获取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时刻感应的第二环境光亮度,其中,所述第一时刻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