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感温吸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7306.3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汉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华创园智能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101/00;C08L97/02;C08L1/28;C08L23/06;C08L77/02;C08L5/08;C08K13/06;C08K9/12;C08K5/1545;C08K3/26;C08K3/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华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0 | 代理人: | 方星星 |
地址: | 362713 福建省泉州市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吸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感温吸管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抗菌感温吸管材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聚丙烯树脂100份、TPE12份~28份、大麻秆纤维10份~25份、感温变色粉0.5份~2份、抗菌组合物8份~14份、羟丙基纤维素0.8份~1.5份、碳酸钙4份~8份、聚乙烯蜡1份~3份、聚己内酰胺0.1份~0.4份;所述聚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32g/10min,维卡软化点≥1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感温吸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i,将2份壳聚糖加入到100份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中,50℃下恒温搅拌50分钟,得到溶液a;
步骤ii,将1份的抗菌物质加入到3份的乙醇中,搅拌混合3分钟后加入乳化剂,超声分散5分钟,得到溶液b;
步骤iii,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浓度为0.8%的水溶液,得到溶液c;
步骤iv,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搅拌混合2小时~5小时,并将得到的溶液滴加到溶液c中,搅拌混合2小时,得到抗菌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感温吸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所述抗菌物质为纳米载银抗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感温吸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所述乳化剂为司盘80和吐温80以重量比3:2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感温吸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iv中,所述滴加的速率为5μm/min~10μm/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感温吸管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抗菌感温吸管材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聚丙烯树脂100份、TPE20份、大麻秆纤维18份、感温变色粉1.2份、抗菌组合物11份、羟丙基纤维素1.2份、碳酸钙6份、聚乙烯蜡2份、聚己内酰胺0.25份。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感温吸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按所述重量份称取制备抗菌感温吸管材料的原料;
步骤S20,将所述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TPE、羟丙基纤维素、碳酸钙、聚乙烯蜡、聚己内酰胺和感温变色粉放到搅拌筒内加热搅拌均匀,放入所述重量份的大麻纤维、抗菌组合物后,继续搅拌混合,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S30,将步骤S20得到的预混物料放到挤出机中,经挤出成型,得到抗菌感温吸管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175℃~1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华创园智能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华创园智能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3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