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催化气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7028.1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1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毛燕东;刘雷;李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姚金金;郝瑞刚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气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煤催化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气化炉(3)通入气化剂,调整气化炉(3)气压和温度至设定值,炉煤在气化炉(3)内发生催化气化反应生成粗煤气和高温灰渣;
B、高温灰渣进入换热单元,向换热单元通入工业废弃浓盐水和氧气,工业废弃浓盐水中的有机物质被热解转化,工业废弃浓盐水因部分水蒸发成蒸汽而形成提浓浓盐水,高温灰渣降温,提浓浓盐水与降温后的高温灰渣混合形成含浓盐水灰渣;
C、含浓盐水灰渣由换热单元排出进行渣水分离,对含浓盐水灰渣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提浓浓盐水与湿渣;
D、将分离得到的提浓浓盐水与煤粉混合,混合物作为气化炉炉煤送入气化炉(3)中,进入步骤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催化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换热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激冷室(4)、变压渣锁(7)及变压缓存罐(8);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B1、高温灰渣直接落入激冷室(4),工业废弃浓盐水与高温灰渣相互作用,得到一次含浓盐水灰渣;
B2、一次含浓盐水灰渣进入变压渣锁(7),对变压渣锁(7)进行降压,降压过程中一次含浓盐水灰渣闪蒸出蒸汽,得到二次含浓盐水灰渣;
B3、二次含浓盐水灰渣进入变压缓存罐(8),对变压缓存罐(8)进行降压,降压过程中二次含浓盐水灰渣闪蒸出蒸汽,得到三次含浓盐水灰渣;
B4、三次含浓盐水灰渣排出。
3.一种煤催化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单元、渣水分离单元(5)及催化剂负载单元(6);
所述换热单元与所述气化炉(3)的高温灰渣排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单元设置有供工业废弃浓盐水通入的浓盐水进口,所述换热单元与所述渣水分离单元(5)连接,所述渣水分离单元(5)设置有提浓浓盐水出口与湿渣出口,所述提浓浓盐水出口与所述催化剂负载单元(6)连接,所述催化剂负载单元(6)用于将提浓浓盐水与煤粉均匀混合,所述催化剂负载单元(6)与所述气化炉(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催化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激冷室(4)、变压渣锁(7)及变压缓存罐(8),所述浓盐水进口设置于所述激冷室(4)上,所述激冷室(4)、所述变压渣锁(7)及所述变压缓存罐(8)均设置有泄压口,所述激冷室(4)与所述变压渣锁(7)之间设置有开关阀一,所述变压渣锁(7)与所述变压缓存罐(8)设置有开关阀二,所述变压缓存罐(8)与所述渣水分离单元(5)之间设置有开关阀三,所述激冷室(4)、所述变压渣锁(7)及所述变压缓存罐(8)的泄压口对应连接有泄压阀三(41)、泄压阀一(71)及泄压阀二(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催化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气化炉(3)连接的蒸氧单元(9),所述泄压阀三(41)、所述泄压阀一(71)及所述泄压阀二(81)均与所述蒸氧单元(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催化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压单元(10),所述泄压阀三(41)、所述泄压阀一(71)及所述泄压阀二(81)均与所述提压单元(10)及所述蒸氧单元(9)顺次连接,所述提压单元(10)设置有二氧化碳通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催化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燃气体检测单元(11),所述泄压阀三(41)、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11)及所述提压单元(10)顺次连接,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11)设置有可燃气体排放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催化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备煤单元(1)、进煤单元(2)及干燥单元(12),所述备煤单元(1)、所述催化剂负载单元(6)、所述干燥单元(12)、所述进煤单元(2)及所述气化炉(3)顺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催化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渣闪蒸单元(13),所述湿渣闪蒸单元(13)与所述渣水分离单元(5)的湿渣出口连接,所述湿渣闪蒸单元(13)设置有干渣出口与蒸汽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煤催化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3)的下端设置有排渣管(31),所述排渣管(31)延伸至所述激冷室(4)内,所述激冷室(4)内设置有缓冲盘一(42)与缓冲盘二(43),所述缓冲盘一(42)与所述缓冲盘二(43)依次布置于所述排渣管(31)的下方,所述缓冲盘二(43)呈倒锥台形的壳体状,所述缓冲盘一(42)的外圈投影处于所述缓冲盘二(43)的内锥面上,所述缓冲盘一(42)与所述缓冲盘二(43)的上方均设置有与浓盐水进口连接的浓盐水喷嘴(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0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