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风洞实验的风力机塔架表面压力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6967.4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杨俊伟;唐铭辉;陈东阳;孙振业;朱卫军;李迺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陈栋智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风洞 实验 风力机 表面 压力 测量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风洞实验的风力机塔架表面压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风洞中安装风力机及支撑架;
步骤2安装套筒,在套筒不同水平位置打孔,布置测压孔,利用毛细刚管及塑胶软管连接至压力扫描阀,并将套筒安装在支撑架上;
步骤3在风力发电机轮毂处安装霍尔传感器、风力发电机三相电、功率整流模块及直流负载依次串联电连接;
步骤4进行风洞安全性检查,具体包括风力机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检查支撑架底座与风洞的固定螺栓有无松动;套筒与支撑架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检查电动机、继电器、整流模块电气设备连接是否正确连接且能够正常运行;检查风洞管道中有异物存在;
步骤5设定直流负载阻值,设定风洞风速大于风力机启动风速,并启动风洞,进行叶片塔架动态干涉实验;
步骤6设定压力传感器的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采集当前风速及不同转速下风力机塔架的各截面的瞬时压力;
步骤7调整直流负载阻值,改变风力机转速,待风力机转速稳定后,重复步骤6,直至所需测量的不同转速工况均完成测量;
步骤8调整风洞中来流风速,待来流风速稳定后,重复步骤6、步骤7,直至所需测量的不同风速工况均完成测量;
步骤9待工况测试完成后,调节直流负载阻值,待风力机停止后,风洞停机,依次关闭压力扫描阀,直流负载,风洞电机电源,完成当前工况下叶片塔架干涉实验;
步骤10调整风力机叶片停机角度并设定直流负载阻值,使得实验风洞风速小于风力机启动风速,并启动风洞;
步骤11重复步骤6及步骤9,再次调整风力机叶片停机角度,重复步骤6及步骤9,直至所有测试角度均已完成实验,从而完成进行叶片塔架静态干涉实验;
步骤12数据处理,计算各测点的压力系数,升阻力系数,分析各工况下塔架表面压力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洞实验的风力机塔架表面压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具体包括,风力机停机时,塔架一截面表面静态升阻力系数可由如下公式求得:
式中:(Cp)j为j号测压孔的压力系数,j取值为1至18整数,压力系数(Cp)j=(pj-p0)/0.5×ρ×V2求得,V为风洞中来流风速,ρ为测量时空气密度,pj为j号测压孔的压力数据,p0为测压孔当前的静压压力数据,静压数据由塔架侧前方0.5m处毕托管测得,CD为测量截面的阻力系数,CL为测量截面的升力系数,θ为是测点位置的圆周角度,以前驻点即正对来流逆时针起算,(cosθ)j为j号测压孔测点位置的圆周角度的余弦量,(sinθ)j为j号测压孔测点位置的圆周角度的正弦量,(cosθ)j+1为j+1号测压孔测点位置的圆周角度的余弦量,(sinθ)j+1为j+1号测压孔测点位置的圆周角度的正弦量;
风力机匀速旋转时,塔架一截面表面瞬时压力分布可由如下公式求得:
式中:P表示为记录压力数据的数组,如P(k,1)表示记录的第1号测压管在风力机叶片呈k角度时的压力数据,k取值为1至360正整数,表示旋转平面中360度的空间方向,其中以霍尔传感器触发脉冲时角度定义为0度,j取值为1至19正整数,表示19个测压孔,P0(j)为风力机转速为零且风速为零的工况下塔架j号的压力管的压力数据;int为向下取整函数,S为记录压力数据的长度,取值为50个周期数据,即取值为S=f×3000/rpm,其中f为压力扫描阀的采样频率,rpm为风力机风轮旋转速度,单位为转/每分钟,为叶片表面上j号测压孔在k位置的瞬时压力数据50个周期数据的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9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