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清零实现分压电容测量高压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6945.8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占梓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占梓妍 |
| 主分类号: | G01R15/16 | 分类号: | G01R15/16;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清零 实现 压电 测量 高压 装置 | ||
一种屏蔽清零实现分压电容测量高压的装置,金属壳体内设置有测压区及移动金属板驱动区,待测压材料安装在待测压材料容置部并通过绝缘介质与金属壳体隔离,移动金属板可移动的设置在移动金属板移动部,所述移动金属板驱动区设置有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移动金属板,所述移动金属板与金属壳体电气相连,感应极板安装在感应极板容置部并通过绝缘介质与金属壳体隔离,所述感应极板与地之间并联有充电电容与清零开关,所述待测压材料、移动金属板以及感应极板分别非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测压时,感应极板从零电位开始感应,避免了漏电流长时间积累形成的测量误差,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材料测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蔽清零实现分压电容测量高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星用材料的低电导率使它们在轨暴露于空间等离子体和带电粒子环境中时,在介质表面和内部积累电荷。航天器表面充电和放电对航天器的运行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对航天器的表面电位进行在轨监测,并利用监测数据对航天器的防静电设计进行指导非常必要。
航天器的表面电位一般包括结构电位和差异电位两种;其中,不同位置的差异电位与航天器静电放电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差异电位的监测只能靠对安装在航天器表面的样品材料电位进行测量来获得。目前有两类测量差异电位的装置用于在轨飞行。一类是采用振动音叉来测量介质表面的电场强度进行表面电位监测,另一类是采用固定频率振动装置实现的动电容非接触测量高压的方式。但是无论上述哪一种方式都存在着感应极板长期的电荷量漂移问题,致使感应极板电压与待测材料电压在不同时间段的比例不同,从而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导致材料的测压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清零实现分压电容测量高压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各种测压方式都存在着感应极板长期的电荷量漂移问题,致使感应极板电压与待测材料电压在不同时间段的比例不同,从而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导致材料的测压不准确的技术性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屏蔽清零实现分压电容测量高压的装置,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部设置有测压区及移动金属板驱动区,所述测压区顶层设置有待测压材料容置部,测压区中层设置有移动金属板移动部,测压区底层设置有感应极板容置部,待测压材料安装在待测压材料容置部并通过绝缘介质与金属壳体隔离,移动金属板可移动的设置在移动金属板移动部,所述移动金属板驱动区设置有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移动金属板,所述移动金属板与金属壳体接触,感应极板安装在感应极板容置部并通过绝缘介质与金属壳体隔离,所述感应极板与地之间并联有充电电容与清零开关,所述待测压材料、移动金属板以及感应极板分别非接触。
优选地,所述移动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以及驱动伸缩杆伸缩的电磁阀,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移动金属板、另一端固定连接电磁阀。
优选地,移动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以及驱动伸缩杆伸缩的步进电机,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移动金属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步进电机移动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屏蔽清零实现分压电容测量高压的装置,在每次材料测压前将感应极板上的电荷量清零,然后重新感应,然后与待测材料上的电荷量进行比例测量,在测压时,感应极板从零电位开始感应,避免了漏电流长时间积累形成的测量误差,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材料测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屏蔽清零实现分压电容测量高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金属壳体100,测压区110,待测压材料111,绝缘介质112,移动金属板113,感应极板114,充电电容115,清零开关116,移动金属板驱动区120,伸缩杆121,电磁阀12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占梓妍,未经占梓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