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燃气助热高效裂解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6460.9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骏泰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解气 燃气 高效 裂解 气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燃气助热高效裂解气化炉,其结构包括炉体、热解器、排料装置、控制面板、出料口,炉体中安装有热解器与排料装置,排料装置与热解器内部相通,且两者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热解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排料装置组成有防护板、排料腔、进口挡板、铰链轴、除料刮件,本发明在进口挡板上配合有挡板面触件与移动轮、摆角,翘板在摆角的配合下与进口挡板同步运动,移动轮在翘板上的移动促使挡板面触件沿着进口挡板的外表面往复运动,利用挡板面触件将残留的塑料垃圾完全刮放至排料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热解气化领域,特别的,是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燃气助热高效裂解气化炉。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垃圾的处理与处置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必须解决的问题;垃圾热解气化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垃圾中有机组分的大分子发生断裂,产生小分子气体、焦油和残渣的过程。
与垃圾直接焚烧柑比,热解气化技术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垃坡热解气化过程中,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成分能转化为可燃气体、焦油等不同的可利用能量形式,其经济性更好;垃圾气化时空气系数较低,大大降低排烟量,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氨氧化物的排放量,减少烟气处理设备投资及运行费;还原气氛下,金属未被氧化,便于回收利用.同时Cu、Fe等金属不易生成促进二恶英形成的催化剂;热解气化法产生的烟气中,重金属、二恶英类等污染物的含量较少,二次污染小,污染控制问题得到简化,对环境更加安全。
目前在设备的入料中开口挡板多为铰链式设计,在投放垃圾时,挡板负重开口打开,在采用流化床气化热解技术操作时,流化床内温度均一,可以避免局部受热,由于燃烧温度低,产生的NOx少,特别适合于处理热塑性塑料含量高的垃圾的热解;可以防止结块,而热塑性塑料垃圾在投放时,塑料材质较轻,容易出现塑料垃圾未完全排放挡板封合,导致一部分塑料垃圾残留在挡板上,投放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燃气助热高效裂解气化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燃气助热高效裂解气化炉,其结构包括炉体、热解器、排料装置、控制面板、出料口,所述炉体中安装有热解器与排料装置,所述排料装置与热解器内部相通,且两者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所述热解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排料装置组成有防护板、排料腔、进口挡板、铰链轴、除料刮件,所述防护板与排料腔为一体化结构,在所述排料腔的上端口用铰链轴机械连接有进口挡板,所述进口挡板上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配合有除料刮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料刮件设置有翘板、防护座、移动轮、挡板面触件、摆角,所述翘板设置在进口挡板的两侧边,其固定端通过摆角铰链连接,所述防护座内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翘板活动配合,所述挡板面触件与防护座固定在一起并与进口挡板的上端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面触件由分化刮层与背面滑层焊接成为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化刮层中设置有接水口、管线、出水口、防护罩、密封口,所述接水口中接有管线,所述管线通过密封口与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对称分布在分化刮层的两侧,所述防护罩裹在出水口的壳体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面滑层包括侧边导角与集液腔,所述侧边导角与背面滑层之间形成一个75°的夹角,在所述侧边导角的内部设有集液腔,集液腔外接管道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面触件介于进口挡板与防护板之间,挡板面触件的活动口由进口挡板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口的进水端直径大于排水端直径,排水端呈水平直线式设在分化刮层中与进口挡板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面滑层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骏泰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骏泰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