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能加热型不结垢式储热水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6343.2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韩化祥;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光百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F24H9/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仝东凤 |
| 地址: | 250107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结垢 式储热 水箱 | ||
本发明属于储热水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能加热型不结垢式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包括加热箱,且加热箱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贯穿有热换管,且热换管的两端分别与冷水管和热水管相连,用以导通待加热的自来水;所述加热箱内储有固有液体,且热换管的部分管道浸入于固有液体中,所述固有液体为软化水;所述加热箱内还安装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位于固有液体内,以加热固有液体;综上,本发明利用加热固有液体与热换管的配合实现自来水的加热升温,以满足水箱加热的功能;而在上述过程中,加热后的自来水既不与加热装置接触,又不与水箱内壁接触,从而有效避免了水箱内出现水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热水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能加热型不结垢式储热水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承压式储热水箱。承压式储热水箱在使用时,基于自来水压力进行顶压出水,使得水箱存在承压腐蚀的问题,影响水箱使用寿命。
另外,在利用储热水箱进行自来水加热时,因高温反应会产生大量水垢,此时若加热后的自来水不及时排出,其产生的水垢则会进行静置沉淀,从而附着于水箱的加热装置上、或沉淀于水箱底部,进而滋生细菌、污染水质、损害人的健康;而附着在加热装置上的水垢会逐渐将整体加热装置包裹起来,从而影响加热效率,甚至导致加热装置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影响整体储热水箱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能加热型不结垢式储热水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能加热型不结垢式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包括加热箱,且加热箱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
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贯穿有热换管,且热换管的两端分别与冷水管和热水管相连,用以导通待加热的自来水;
所述加热箱内储有固有液体,且热换管的部分管道浸入于固有液体中,所述固有液体为软化水;
所述加热箱内还安装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位于固有液体内,以加热固有液体;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光伏加热结构和市电加热结构;
所述加热箱上还安装有气管和单向补液管,其中所述气管用于排出加热箱中的空气或水蒸气,所述单向补液管用于向加热箱中补充固有液体。
优选的,所述储热水箱还包括循环箱,且循环箱包括储液部和气压缓冲部,所述储液部位于气压缓冲部下方,且储液部内储有固有液体;所述气管的出气端伸入至储液部内,所述单向补液管的进液端伸入至气压缓冲部内,且单向补液管由补液管和安装于补液管内的单向阀构成。
优选的,所述气压缓冲部位于加热箱上方,且单向补液管和气管均安装于加热箱顶部。
优选的,所述气压缓冲部内还安装有气压缓冲装置,且气压缓冲装置包括活塞和排气管,所述活塞位于排气管与单向补液管之间,并基于循环箱内的气压变化进行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气压缓冲装置中还包括过压保护开关,且过压保护开关位于排气管的一侧,所述活塞压紧过压保护开关时,执行所述储热水箱的过压保护。
优选的,所述热换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热水出管和冷水进管,且冷水进管位于循环箱内,热水出管位于加热箱内。
优选的,所述气管包括相互连接的高温进管和冷凝出管,且高温进管的一端与加热箱连接,冷凝出管的一端伸入储液部内。
优选的,所述气压缓冲部内还安装有预热套管,且预热套管内设有一热换片,基于所述热换片将预热套管内部分隔形成等分的两个分腔,且两个分腔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连接套口;其中一个所述分腔的两端分别与热水出管和冷水进管相连接;另一个所述分腔的两端分别与高温进管和冷凝出管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光百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光百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