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线的弯折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6174.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汤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宇通信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曹键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线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电子线的弯折测试方法,采用电子线用弯折装置进行测试,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机构、弯折机构,所述控制系统和控制机构外罩设有前侧面为镂空的壳体,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夹具组件,所述固定板的下段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升降板、第二横梁和调节板,所述第二横梁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夹具组件,所述升降板的下段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左右交错布置,自左至右相邻的第一夹具组件和第二夹具组件构成一个弯折工位。本发明一种电子线,其弯折测试方法可降低生产成本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线的弯折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通信、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国内的电子线工业也在快速前进。电子线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其的使用寿命,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从产品中取小样来,对其拉伸度、弯曲度、柔软度等多项性能进行检测是否合格。目前,现有的大型弯折测试设备成本过高,且只能对单根的电子线进行弯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子线,其弯折测试方法可降低生产成本低、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线的弯折测试方法如下:采用电子线用的弯折装置进行作业,所述电子线用的弯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机构、弯折机构,所述控制系统位于底座的后段,所述控制机构位于底座的中段,所述弯折机构位于底座的前段,所述控制系统和控制机构外罩设有前侧面为镂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开关按键、数字显示器和多个调节按键,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置于固定板的前侧面的上段,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前延伸的第一夹具组件,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的下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上弯折的第一挡板,多个第一挡板分别位于多个第一夹具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升降板、第二横梁和调节板,所述升降板位于调节板的前方,所述第二横梁位于升降板的前侧面的上段,所述第二横梁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夹具组件,所述第二夹具组件和第一夹具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升降板的前侧面的下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上弯折的第二挡板,多个第二挡板分别位于多个第二夹具组件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的结构相同,且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左右交错布置,自左至右相邻的第一夹具组件和第二夹具组件构成一个弯折工位;
其操作方法为:
步骤一、先将样品电子线的一端用第一夹具组件夹住,另一端用第二夹具组件夹住,使得电子线弯曲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
步骤二、将该装置通电之后,按下开关按键,控制系统控制伺服步进电机动作,通过两个上下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控制伺服步进电机正反转,从而驱动螺纹丝杆正反转,带动升降环进行上下移动,使得活动组件进行上下运动,即第二夹具组件上下移动,实现对电子线进行多次弯折;
步骤三、统计数字显示器上显示的弯折次数,待达到指定的弯折次数之后,按下暂停按键,取下该电子线,用专门的仪器测试其耐弯曲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的上段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板的前侧面的上段与第二横梁的后侧面的上段之间设置有两个大连接块,两个大连接块分别位于两个调节槽处,所述大连接块的后侧面与调节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大连接块的前侧面与第二横梁的后侧面相接触,并通过调节螺栓将其锁紧固定,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调节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宇通信科技股份公司,未经神宇通信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