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化聚磷腈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6125.9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3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飞;熊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79/025 | 分类号: | C08G79/025;B01J13/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余成鹏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化聚磷腈微球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化聚磷腈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微球制备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聚膦腈材料,在生物检测方方面,特别是高通量分析技术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等问题,一种功能化聚磷腈微球,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为基团;X为基团。本发明的功能化聚磷腈微球含有大量的氨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球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能化聚磷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无机杂化的环交联聚膦腈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以及热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具有可控性,表面积大和易于化学修饰的性质等优点。目前,因其优异性能,聚膦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耐火阻燃、生物医药、电化学、催化等领域(谭娟.聚(环三磷腈-co-4,4'-二羟基二苯砜)对钍(Ⅳ)、铀(Ⅵ)的吸附性能研究[D].)。
但是现有的聚膦腈材料,在生物检测方方面,特别是高通量分析技术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功能化聚磷腈微球;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功能化聚磷腈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功能化聚磷腈微球在高通量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功能化聚磷腈微球,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R为基团;
X为基团。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上述功能化聚磷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六氯环三磷腈和3,3’-磺酰二苯胺加入有机溶液中,超声分散,同时加入吡啶,并充氮气做保护气体;
S02:油浴超声反应,同时搅拌,反应后的液体离心分离,洗涤得到的固体产物,最后真空干燥得到功能化聚磷腈微球。
优选地,步骤S02中,搅拌转速为200rpm。
优选地,步骤S02中,反应温度60℃,反应3-10小时。
优选地,步骤S02中,洗涤时,用乙醇蒸馏水分别清洗沉淀3次。
优选地,步骤S02中,真空干燥12小时。
优选地,步骤S0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上述功能化聚磷腈微球在生物高通量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具有反应过程简单、操作便捷的优点。
2.本发明中制备得到的聚磷腈微球具有结构规整、单分散等特点,属于环交联型聚磷腈微球。由于反应后的微球上含有大量的氨基,有利于微球表面的进一步改性和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在可在生物检测,特别是高通量分析技术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以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3,3’-磺酰二苯胺为单体,四氢呋喃为溶剂,并加入吡啶,用来除去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3,3’-磺酰二苯胺反应生成的盐酸。吡啶的加入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
4.本发明超声的同时搅拌反应溶液,目的是为了防止制备得到的微球分散均匀,防止其团聚在一起。
5.本发明在充氮气的保护下进行反应,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产物被氧化。
6.本发明用油浴进行反应,因为水浴在60℃时,水会大量蒸发,产生大量水汽,影响反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羟基聚磷腈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