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支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5940.3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石开;班立东;温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能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11/15;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支护 结构 | ||
1.一种矿井支护结构,所述矿井支护结构设置于矿井主撤架巷顶,所述主撤架巷具有相对的非采侧和采帮侧,所述主撤架巷顶具有沿采帮侧向所述非采侧的第一预设方向,以及沿所述主撤架巷延伸方向的第二预设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支护结构包括:
多个锚杆,所述多个锚杆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呈阵列分布,其中每列锚杆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分布,每行锚杆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分布,每个所述锚杆由所述矿井主撤架巷顶向上延伸;
多个锚索,所述多个锚索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呈阵列分布,其中每列锚索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分布,每行锚索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分布,多列锚索与多列锚杆交替分布,每个所述锚索由所述矿井主撤架巷顶向上延伸;
位于矿井主撤架巷顶中部的至少一行锚索和靠近所述非采侧的至少一行锚索以斜向所述非采侧40~50°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矿井主撤架巷顶中部的以斜向所述非采侧40~50°向上延伸的锚索和靠近所述非采侧的以斜向所述非采侧40~50°向上延伸的锚索之间至少有一行锚索竖直向上延伸并且与斜向所述非采侧40~50°延伸的锚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靠近所述采帮侧的第一行锚索到靠近所述非采侧的以斜向所述非采侧40~50°向上延伸的至少一行锚索的所有锚索均为恒阻锚索,多行所述恒阻锚索与所述非采侧之间的锚索为普通锚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锚索均套设有钢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以斜向所述非采侧40~50°向上延伸的每行锚索均套设有钢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锚杆均套设有钢筋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的直径为18~30mm,长度为2000~3000mm,任意相邻的两列锚杆的间距为600~1000mm,任意相邻的两行锚杆的间距为1800~24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的直径为18~28mm,长度为8000~12000mm,任意相邻的两列锚索的间距为600~1000mm,任意相邻的两行锚索的间距为1800~24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锚索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呈七行并排分布,其中第一行至第六行并排分布的六行锚索均为恒阻锚索,第七行锚索为普通锚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矿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四行和第六行恒阻锚索以斜向所述非采侧40~50°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能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新能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59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