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连发底火发火性试验仪凸轮连杆拨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4732.1 | 申请日: | 202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马建国;金雁翔;张龙;牛星曈;张小桢;王波;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272部队51分队 |
主分类号: | F42B35/00 | 分类号: | F42B35/00;F16H25/16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郭海 |
地址: | 7301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发 底火 火性 试验 凸轮 连杆 拨动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底火发火性能试验设备,具体为一种多连发底火发火性试验仪凸轮连杆拨动机构,包括有机座、连杆组件、后机体、前机体和多连发底火输送夹,多连发底火输送夹滑动连接在前机体上,后机体设置前机体侧方,前机体侧面滑动连接有底火夹推杆,棘爪连接在一个棘爪槽内,连杆组件包括有连杆和从动杆,轴孔Ⅰ内转动连接有偏心连接轴,轴孔Ⅱ连接在顶轴上,顶轴上连接有凸轮,拨动子伸出后机体本体的一端连接在凸轮外轮廓,连杆组件及后机体使多连发底火输送夹往复运动,实现多个底火的向前输送,拨动子及凸轮实现多个底火的击发,使用稳定,结构巧妙,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底火发火性能试验设备,具体为一种多连发底火发火性试验仪凸轮连杆拨动机构。
背景技术
底火发火性能试验,我军早在四十年前就开始了,目前我军的弹药检测实验中一直使用着七十、八十年代统一配发的简易试验设备。
现有底火实验设备适用工作范围小,只能用于完成部分旋入式底火的发火性能试验,技术性能较低,方法笨拙落后,尤其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噪声烟雾大,不安全因素较多,对实验人员的身心造成伤害。如何减少试验对操作人员损害、提高试验效能、改进试验方法、提高试验结果准确性是现有底火实验设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现有底火实验每次只能进行一个底火的发火性能试验,每次击发底火后都需要进行底火更换,更换底火后击发装置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连发底火发火性试验仪凸轮连杆拨动机构,实现输送底火功能外还可带动击发装置动作,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多连发底火发火性试验仪凸轮连杆拨动机构包括有机座、连杆组件、后机体、前机体和多连发底火输送夹,后机体和前机体均连接在机座顶面上,多连发底火输送夹滑动连接在前机体上,后机体设置前机体侧方,前机体侧面滑动连接有底火夹推杆,底火夹推杆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棘爪和拨动轴,棘爪与底火夹推杆之间连接有弹簧,多连发底火输送夹上夹装有多个底火,多个底火线性阵列,多连发底火输送夹底部设有多个棘爪槽,多个棘爪槽线性阵列,多个底火与多个棘爪槽数量相同,棘爪连接在一个棘爪槽内,后机体包括有击针,击针设在多连发底火输送夹最前端底火后方,机座上设有轴孔Ⅰ,机座内转动连接有偏心连接轴,偏心连接轴顶端偏心设有顶轴,顶轴设在机座顶侧,连杆组件包括有连杆和从动杆,从动杆设在连杆下方,连杆包括有连杆座、杆体和连接座,连杆座连接在杆体后端,连杆座上设有轴孔Ⅱ,轴孔Ⅱ连接在顶轴上,连接座滑动连接在杆体上,连接座前后两侧设有螺母锁紧,从动杆上设有轴槽、轴孔Ⅲ和轴孔Ⅳ,轴孔Ⅲ设在轴槽与轴孔Ⅳ之间,轴槽为前端开口的U形槽,机座顶面上还设有从动杆支撑轴,从动杆支撑轴设在轴孔Ⅰ斜前方,轴孔Ⅳ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连接座转动连接在轴孔Ⅲ上,拨动轴转动连接在轴槽内。连杆以顶轴为轴转动,偏心连接轴转动时顶轴为偏心转动从而使连杆也为偏心转动,从动杆转动以从动杆支撑轴为中心,当偏心连接轴转动时,连杆转动,连接座带动从动杆转动,从动杆前端就实现往复运动,轴槽带动底火夹推杆前后往复运动,当底火夹推杆向前运动时,棘爪卡在一个棘爪槽内将多连发底火输送夹向前推送,多连发底火输送夹上夹装有多个底火,当底火输送到打击位置时,后机体释放击针击发底火,完成一个底火的击发,之后连杆转动带动从动杆使底火夹推杆向后运动,此时棘爪从一个棘爪槽内脱出,底火夹推杆向后运动到位后棘爪卡入另一个棘爪槽内,当连杆转动带动从动杆使底火夹推杆再次向前运动时,再次将多连发底火输送夹向前推动,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实现多连发底火输送夹的向前推动,从而实现多个底火的击发,避免了每次击发一个底火后都需要重新安装底火,连杆组件的设置使只需转动偏心连接轴即可实现底火夹推杆的前后往复运动,结构巧妙,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2272部队51分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32272部队51分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激光杀毒功能的口罩配件
- 下一篇:高温热杀病毒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