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DMS基片的消球差连续变焦微型液芯柱透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4641.8 | 申请日: | 202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存;盛树武;王远方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3/14 | 分类号: | G02B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孙山明 |
地址: | 6505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dms 消球差 连续 变焦 微型 液芯柱 透镜 系统 | ||
1.基于PDMS基片的消球差连续变焦微型液芯柱透镜系统,包括:
A)一个微型PDMS基片;
B)一个粘贴在所述PDMS基片左侧面的狭缝光阑;
C)沿狭缝光阑右侧依次埋入PDMS基片的毛细管及双凸柱透镜,以及
所述毛细管的后壁与双凸柱透镜的前表面紧密接触,
所述毛细管中注入不同浓度的丙三醇水溶液,形成液芯;于此,丙三醇溶液的浓度C液与液芯折射率n液=n4一一对应,n液与透镜系统的焦距f也一一对应,C液与焦距f为入射映射的复合函数,以实现消球差连续变焦,该透镜系统的焦距f递推公式:
s2=∞ (1c)
si+1=s′i-di(i=2,3,…,7) (1d)
ui+1=u′i(i=2,3,…,7) (1f)
u′2=u2+i2-i′2 (1g)
在上述公式中,D代表通光孔径直径大小,si、s′i分别代表第i个柱面的物方截距及像方截距,ui、u'i分别代表第i个光学曲面的物方孔径角及像方孔径角,i2、i'2分别代表第2个光学曲面的入射角及折射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液芯柱透镜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微型PDMS基片为一长方体,尺寸为5.0mm×2.0mm×2.0mm;
所述微型PDMS基片左侧面狭缝光阑宽度为0.7mm;
所述的毛细管管壁外半径R为1.00mm,内半径r为0.70mm,高度h为2.0mm,由K9玻璃制成,毛细管前壁与PDMS前壁的间距为0.3mm;
所述双凸柱透镜由F2玻璃制成,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R凸1=1.40mm,R凸2=-1.10mm,厚度为1.1mm,高度h为2.0mm,双凸柱透镜前表面与毛细管后壁密接,后表面与PDMS后壁的间距为1.6mm;
所述毛细管中注入的丙三醇水溶液耗液量为3μ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液芯柱透镜系统,其特征是:当丙三醇水溶液的浓度为0~1时,对应折射率为1.3330~1.4730,透镜系统的焦距f可实现8.928mm~2.675mm的连续平滑变化,变倍比大于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液芯柱透镜系统,其特征是在整个变焦范围内,所述系统焦平面上的弥散斑均方根半径尺寸终小于5μm;当焦距在3.118mm~8.928mm区间时,峰谷波前差小于λ/4,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液芯柱透镜系统,其特征是在整个变焦范围内,所述系统焦平面上的弥散斑均方根半径尺寸终小于5μm;当焦距在3.118mm~8.928mm区间时,峰谷波前差小于λ/4,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6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