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用综合采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4498.2 | 申请日: | 202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强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F16F15/067;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山东公允律师事务所 37261 | 代理人: | 纪华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综合 采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用综合采煤装置,包括机体,在机体一侧设有截割臂,在截割臂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截割滚筒,在机体的下方设有底座,在机体的上方设有用于对工作面煤层喷水的第一降尘机构和用于对工作面空气进行降尘的第二降尘机构。本发明在通过第一降尘机构向煤层喷洒水,减少采煤时产生的煤尘,通过第二降尘机构来对工作面的空气进行净化,进一步降低空气中的煤尘含量,保证了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在装置的底部设置减震结构,在采煤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很好的减震,避免了装置内部零件因震动造成损坏,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降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煤矿用综合采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的开采中,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但是采煤机在采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这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了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煤矿用综合采煤装置,通过第一降尘机构和第二降尘机构来减少采煤工作面中的煤尘含量,提高了工作面的空气质量,保证了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煤矿用综合采煤装置,包括机体,在机体一侧设有截割臂,在截割臂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截割滚筒,在机体的下方设有底座,在机体的上方设有第一降尘机构和第二降尘机构,第一降尘机构包括水箱和设于水箱上方的功能箱,在功能箱内设有安装轴,在安装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在功能箱外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功能箱内并连接有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伸出功能箱外并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块,在功能箱顶部安装有圆环状轨道,在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滚轮,在滚轮的上方设有一个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上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块上,在支撑板的前端固定有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外均匀分布有第一喷淋头,所述水箱左侧连通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淋管连通;
第二降尘机构包括一个降尘外壳,在降尘外壳的上方设有进风管道,在进风管道的管口处设有抽风机,在降尘外壳的右侧设有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进风管道,在降尘外壳内部设有一个水平布置的承载板,在降尘外壳内还设有一个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竖直布置在进风口处,所述承载板的左端与降尘外壳之间留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有设于机体内的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的另一端延伸到机体外。
在底座的下方设有两个减震机构,每个减震机构包括一个减震外壳,在减震外壳内设有两个滑动柱,在两个滑动柱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杆,第一减震杆上固定有一个伸出到减震外壳外的支撑脚,支撑脚的上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在每个滑动柱上均套接有一个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的下端与第一减震杆顶接,在第一减震杆的下方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块,在两个滑动柱之间还固定有一个第二减震杆,第二减震杆位于第一减震杆的下方,在第二减震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在两个滑块上分别铰接有铰接杆,两个铰接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连接块铰接,在两个滑块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减震弹簧,两个第二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侧的滑动柱顶接。
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一喷淋管之间通过可伸缩软管相连接。
在滚轮上方设有一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一个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连接杆连接。
在水箱的右侧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水平布置在过滤板的左侧,在第二喷淋管的下方均匀分布有第二喷淋头。
所述第二水泵和第二喷淋管之间通过硬性塑料管相连接。
在第二喷淋管的下方设有一个斜台,所述斜台的底端延伸至出风口处。
在过滤板的上方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一个用于去除过滤板上灰尘的毛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强,未经杨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