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夹具快换标准化结构及其设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3907.7 | 申请日: | 2020-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勾建勇;崔美卿;陈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 地址: | 225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夹具 标准化 结构 及其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夹具快换标准化结构及其设置方法。包括标准化底座(1),所述标准化底座(1)上用于安装不同夹具主体(2);所述标准化底座(1)两侧设置有固定所述夹具主体(2)的夹紧结构(3),两夹紧结构(3)设置满足两夹紧结构(3)之间的距离可调,两夹紧结构(3)的上下中心高度可调,两夹紧结构(3)的左右位置可调。本发明的机构保证快速切换后的产品加工质量,降低不良流出风险;通过快速切换,能够单人轻松的快速更换夹具,有效的防止夹具过重,在周转过程中导致意外人身伤害,效率和协作人员的减少,比传统的夹具成本几倍的降低,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夹具快换标准化结构及其设置方法,属于机械加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夹具安装在机台上时,因夹具重量原因,需要通过多人协作借助助力工具搬运到加工设备的工作台,经过人工的夹具相关精度矫正,用螺丝通过左右两侧四个或以上固定孔,将夹具主体部分固定于工作台面。操作人员查找坐标系,来进行多次加工调整,达到生产状态。
当订单量及产能负荷需要调整,夹具主体A需要切换为夹具主体B时,需要重复上述动作。当需要频繁更换时,对导致累计更换时间过长,设备工作台面存在碰伤风险,夹具转移过程中的潜在人身伤害,以及测量时间,人员及相关资源的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解决加工夹具切换时间损耗,降低切换后加工尺寸调试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夹具切换后精度的一种加工夹具快换标准化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工夹具快换标准化结构,包括标准化底座(1),所述标准化底座(1)上用于安装不同夹具主体(2);所述标准化底座(1)两侧设置有固定所述夹具主体(2)的夹紧结构(3),两夹紧结构(3)设置满足两夹紧结构(3)之间的距离可调,两夹紧结构(3)的上下中心高度可调,两夹紧结构(3)的左右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结构(3)包括两对应设置的L型固定板(4),L型固定板(4)外侧设置有调整所述L型固定板(4)位置的转台(5)和升降台(6)。
进一步的,所述L型固定板(4)面向所述夹具主体(2)的一面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偏心设置。
加工夹具快换标准化结构的设计方法,形成以下设计方法:
1)设计标准化底座(1),所述标准化底座(1)根据不同夹具主体(2)设计,所述标准化底座(1)上设置有可调整的夹紧结构(3),所述夹紧结构(3)根据不同夹具主体(2)可进行若干方向自由度的调整;
2)所述夹具主体(2)设计形成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所述通用模块固定在所述夹紧结构(3)上,所述专用模块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通用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1)步骤前,先将若干不同夹具主体(2)进行分类,将具有类似结构的夹具主体(2)进行归集,通过归集设计出满足该类夹具主体(2)使用的通用标准化底座(1)。
进一步的,所述2)步骤中,将若干加工产品进行分类,将具有类似结构的加工产品进行归集,通过归集设计出满足该类加工产品的可固定在所述夹紧结构(3)上的通用模块,并设计出满足该类加工产品使用的专用模块,并将所述专用模块固定在所述通用模块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机构可以实现同类近似产品,加工夹具快速切换,从而解决夹具切换时间较长,切换后需要从新调试,测量及调试等待,所产生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保证快速切换后的产品加工质量,降低不良流出风险。通过快速切换,能够单人轻松的快速更换夹具,有效的防止夹具过重,在周转过程中导致意外人身伤害,效率和协作人员的减少,比传统的夹具成本几倍的降低,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