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江牡蛎的池塘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53821.4 申请日: 2020-03-07
公开(公告)号: CN111316943A 公开(公告)日: 2020-06-23
发明(设计)人: 曾梦清;蒋艳;聂振平;游出超;蔡德建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54 分类号: A01K61/54
代理公司: 北海市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代理人: 黄曦
地址: 5360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蛎 池塘 育苗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近江牡蛎的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1)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大量受精卵:在5~9月选用北部湾沿海地区自然种群成贝或人工养殖的成贝作为亲本,要求贝龄2~3龄,生殖腺覆盖大部分内脏囊;将亲贝清洗后解剖,选择生殖腺饱满的个体,用玻璃吸管吸取部分性腺置于玻片上,肉眼或镜检区分雌雄;先将雌贝性腺洗入盆内海水中,卵子密度调整到1×106 ~2×106个/L,静置20~40分钟;再吸取精液入盆与卵子混合,显微镜下检查,要求每个卵子周围有2~4个活跃精子;精卵混合10~20分钟移入孵化池孵化;

(2)室内培育浮游幼体:室内培育用水盐度18~25,pH7.8~8.4;孵化池内布散气石1个/m2,24小时连续充气,溶解氧保持>5mg/L,光照500lx~1000lx;在水温28℃~30℃下,受精卵约经20~24小时后发育为D形幼虫;培育密度前期2~3个/mL,后期0.8~1.5个/mL;培育前期投喂金藻,中后期投喂角毛藻和扁藻;

(3)室外池塘准备:选择交通便利的水泥底或沙质底池塘,室外池塘深1. 5m~2m,面积100m2~800m2,安装有砂滤海水联通管道,配备增氧设施;在池塘内安装养殖框架,框架上搭竹竿,要求每根竹竿长7m~10m;将附着器清洗后悬挂在竹竿上,暴晒3天~4天;

(4)藻类培养:在幼苗入室外池塘前的一星期内灌进砂滤海水,水面没过附着器,泼洒3~20g/m3无机复合肥后投入混合活藻种,进行藻类培养,3天~6天后水色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20~35cm,说明藻类生长旺盛;持续充气,使水中溶解氧保持>5mg/L;另外准备一个面积200 m2的备用培藻池塘,在幼苗入室外塘后开始培养混合藻类;

(5)将浮游后期的幼体移至室外池塘进行附着:当室内培育的幼体壳长达到300µm~350µm,眼点幼虫比例达到30%时,收集幼虫移入室外池塘内,密度0.3个/mL ~0.5个/mL;

(6)附着期间的饵料管理:幼体移入室外池塘后,每日检查幼体摄食情况;随着时间和天气变化,水体内的饵料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当水体透明度小于20cm时换水20%~30%,当水体透明度大于35m时从培藻池塘抽水入附着塘进行饵料补充,并进行追肥,轮流使用EM菌、浓缩芽孢杆菌或肥水氨基酸全池泼洒,用量为1~5g/m3,少量多次,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0~35cm;

(7)收获:移苗入室外池塘后11天~15天,附着器上的牡蛎苗可用肉眼清晰可见,壳高1mm左右,附着密度每片20个~80个不等,空片率﹤5%,即可出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江牡蛎的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养殖框架是由多根横柱搭成的平行于水面的井字形框架,横柱交接之处下方设置有垂直于水面的立柱,相邻横柱之间、相邻立柱之间的距离为2~4m,横柱立柱数量根据池塘大小确定,所述横柱和立柱为不锈钢管或镀锌铁管,立柱外表面用水泥浆和直径110mm的pvc管包裹,防止海水腐蚀,立柱的高度等于池塘深度,横柱用螺丝固定在池塘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江牡蛎的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附着器是的成串水泥饼或成串牡蛎壳或成串聚乙烯片;水泥饼直径8±1cm,中心厚度1~2cm,7个一串,10串一扎,每扎长100 cm ~130cm;牡蛎壳串成的附着器,要求壳高>12cm,15~20个/串,10串一扎,每扎长100 cm ~130cm;聚乙烯片串成的附着器,聚乙烯片之间间隔1~2cm;附着器悬挂密度为每立方水体100串~150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江牡蛎的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砂滤海水为只经过砂滤池的一级砂滤海水,盐度18~25,pH7.8~8.4,海水中含有藻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近江牡蛎的池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增氧设施为功率7.5kw的气泵和配套管道、气阀、气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8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