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块式交互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3222.2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8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科西尔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52;F24F11/56;F24F11/64;F24F11/72;F24F11/86;F24F11/88;F24F110/10;F24F110/2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邓黎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块 交互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式交互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模块,所述控制终端模块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空调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空调控制模块,所述空调控制模块通过RS485组网分别连接环境检测模块和空调模块;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空调模块运行时的环境状态参数,并通过RS485组网将检测数据发送至空调控制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时间模块,能够对空调模块所处时间段进行判断,结合亮度检测单元、声音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从而判断人物处于活跃状态、静止状态、睡眠状态,人物在不同状态下时,空调控制模块修正空调模块的输出状态,使得人体在不同状态下都能感到舒适,避免频繁对空调模块发出控制信号,使用时更加方便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式交互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在使用时,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只要输入预设温湿度参数,空调将会一直以预设参数运行。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的活跃程度不同,以预设好的运行参数所输出的温湿度将会对人体产生不适,如在人体处于不断活动状态时,空调的制冷效果则难以满足人体需求,如在人体静止、睡眠时,人体自身产热下降,而人体睡前处于活跃状态,空调的运行参数高于睡眠时所需运行参数,容易造成人体着凉,使人体感到不适,因此,在人体状态发生改变时,需要进行对空调运行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使用时不够方便智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块式交互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模块式交互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终端模块,所述控制终端模块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空调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终端模块用于向空调控制模块发出空调控制信号,控制空调模块的运行状态;
空调控制模块,所述空调控制模块通过RS485组网分别连接环境检测模块和空调模块,所述空调控制模块接收空调控制信号后并对控制信号进行信号解析,得出空调控制指令,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将空调控制指令发送至空调模块,驱动空调模块执行相应动作;
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空调模块运行时的环境状态参数,并通过RS485组网将检测数据发送至空调控制模块进行处理,所述空调控制模块根据处理结果得出对应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空调模块进行执行。
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模块包括智能手机、红外遥控器和数显控制器,用于对环境的参数进行设定,并将设定参数发送至空调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RS485组网、Wifi、蓝牙、ZigBee、红外信号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包括时间模块、信号解析模块和PLC控制芯片,所述时间模块用于显示空调模块的工作时段,所述信号解析模块用于接收并识别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格式统一的可识别信号类型,由PLC控制芯片进行处理,所述可识别信号类型包括数字信号。
优选的,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亮度检测单元、声音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湿度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空调模块开机状态下的环境亮度参数、声音参数、温度参数、湿度参数,并将所获取的数据结果发送至空调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包括出风量输出控制单元、温度输出控制单元和湿度输出控制端元,分别用于向空调模块发出风量输出控制信号、温度输出控制信号、湿度输出控制信号,直至将环境参数调整至预设参数。
优选的,所述空调模块包括风量输出模块、温度输出模块和湿度输出模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科西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科西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