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的运行管控方法、系统及可控网络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2501.7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5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尹浩;董加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雪娇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运行 方法 系统 可控 网络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区块链的运行管控方法、系统及可控网络端设备,传统技术中区块链网络形成后难以控制,是因为其参与节点运行于公网之上,这将导致区块链网络的不可控性。本申请通过引入可控网络层,在区块链网络的底层设置可控网络,将其作为区块链的网络容器,并基于可控网络对待接入的共识节点进行基于身份验证的接入控制,初步实现了对区块链参与各方的接入源控制,可有效保证接入区块链的各节点的可靠性;另外,还可以基于所引入的可控网络对区块链进行运行管控、受限内容管控等多方面风险管控,可有效解决传统区块链技术面临的管理失控问题,实现了在不影响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特性的前提下,为管理方提供对所管辖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管控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区块链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的运行管控方法、系统及可控网络端设备。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在对等网络(P2P)中,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结合密码学原理构建的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区块链技术最基本的特征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多方共识机制、不可伪造和篡改。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在国家层面得到了重视,其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特性、信任保障机制等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制为各个应用场景中参与各方提供了信任机制,为多方参与提供了支撑能力;然而,去中心化机制也带来了管理失控的问题,例如一旦链上出现有害信息无法及时阻断。
为此,提供一种区块链的运行管控方案以解决传统区块链技术面临的管理失控问题,于本领域而言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区块链的运行管控方法、系统及可控网络端设备,通过引入可控网络层来解决传统区块链技术面临的管理失控问题,实现在不影响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特性的前提下,为管理方提供对所管辖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管控能力。
为此,本申请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区块链的运行管控方法,应用于可控网络,所述可控网络之上运行有区块链,用于作为所述区块链的网络容器;
所述方法包括:
可控网络获得待接入的共识节点发出的用于接入区块链的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中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可控网络基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验证所述共识节点的身份;
若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共识节点通过身份验证,则可控网络授予所述共识节点接入所述可控网络的权限;其中,所述共识节点在接入所述可控网络后,连接区块链的对等网络,并在通过区块链对等节点的验证后加入区块链;
若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共识节点未通过身份验证,则可控网络拒绝所述共识节点接入所述可控网络,以避免将所述共识节点加入区块链。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根据区块链的运行状况确定区块链中是否存在满足恶意条件的目标节点;
若存在,撤销所述目标节点的网络接入权限,以断开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可控网络的连接,使得将所述目标节点移出区块链。
上述方法,优选的,利用可控网络的接入控制网关执行对所述共识节点的基于身份验证的网络接入控制,和/或对区块链中节点的基于运行状况的撤销接入控制。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可控网络获取区块链上层应用发出的用于请求目标内容的内容请求;
可控网络检测所述内容请求中包括的请求参数是否为受限请求参数;若否,可控网络将所述内容请求传递至区块链;
可控网络拦截区块链响应于所述内容请求从指定区块获得的目标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店租洗业务订单处理系统
- 下一篇:额度测算方法和额度测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