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处在转子顶端侧上的传递机构的电动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2481.3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R.戴克尔博雷尔;A.克吕格;J.T.克索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方莉;王玮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处在 转子 顶端 传递 机构 电动 马达 | ||
电动马达具有转子,在所述转子的顶端侧上布置传递机构,其中,沿径向在所述传递机构之外在周缘上分布地布置多个携动元件,携动元件用于与检查工具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传递机构的电动马达,该传递机构用于在转子顶端侧上传递转矩。
背景技术
在电动马达的系列制作中,在组装之后进行功率或转矩测量。为此目的,转子在其传动侧上短时间地与检查工具连接,检查工具沿转动方向形状锁合地与转子侧的传递机构耦接。在齿轮作为传递机构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斜齿部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基于通常在系列制作时存在的短节拍时间,检查工具用很高的力被引导到齿轮上,由此存在齿轮齿部的塑性的形变和损坏的危险。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马达以本身常见的方式包括定子和转子,在转子的顶端侧上布置有机械的传递机构,电动马达可以利用该传递机构以传递转矩的方式被耦接到另一构件上。检查工具可以为了制作过程期间或直接紧接着制作过程的测试和检查目的与转子连接,该检查工具允许执行功率和转矩检查。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动马达中,沿径向在传递机构之外、尤其是沿径向在传递机构的齿部之外,在周缘上分布地在转子上布置多个携动元件,这些携动元件被构造用于与检查工具接合。该实施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即,为了功率和转矩检查,使检查工具与携动元件连接并由此不需要传递机构与检查工具耦接。与之相应地,传递机构不受力和力矩,这些力和力矩在功率和转矩测量期间在检查工具和转子之间起作用。由此排除了传递机构的、例如传递机构齿部的损坏。
此外有利的是,携动元件沿径向处在传递机构之外并由此相对电动马达的纵轴线具有比传递机构、例如传递机构的齿部更大的沿径向间距。与之相应地,在转矩相同的情况下,作用到转子上的传递力较小。
另一优点在于,转子和检查工具之间的耦接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与携动元件的接合来执行。检查工具和携动元件可以以如下方式来设计,即,即使在短节拍时间情况下且没有损坏危险地可以自动执行耦接。耦接尤其可以以自动方式且在没有附加手动接合的情况下被执行。相应的情况适用于松开检查工具和携动元件之间的连接。
携动元件在周缘上分布布置。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存在至少两个携动元件、优选三个携动元件,它们以规则的角度间距在周缘上分布。携动元件尤其是携动凹部,例如检查工具的销杆或凸出部可以接合到携动凹部中,以便执行预期的功率和转矩检查。销杆或凸出部必要时可以在检查工具上沿轴向弹动式被支承,使得在转子和检查工具之间角度状态偏移时,销杆或凸出部弹出(abfedern)并自行沉入到携动凹部中,只要通过转子和检查工具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了角度相同状态。
替换于携动凹部也可以例如考虑携动突起部,其中,在检查工具上构造有一致的携动元件、尤其是互补实施的携动元件。此外也可行的是,在转子和/或检查工具上设置另外成形的携动元件,例如在两个构件上构造携动凸起部,这些携动凸起部为了功率和转矩检查沿转动方向形状锁合地贴靠。
携动元件尤其处在转子的顶端侧上或与之相邻。根据一有利实施方案设置:携动元件被布置在传递机构上,该传递机构处在转子的顶端侧上,但是优选处在传递机构的齿部之外,尤其是沿径向处在齿部之外。必要时,携动元件与传递机构一件式构造。该实施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即,高的力和力矩可以通过传递机构上的区段来传递,该区段上布置有携动元件。传递机构和具有携动元件的该区段由例如钢那样的材料制成,钢能够传递高的力和力矩。基于作为携动元件载体的传递机构上的该区段的该一件式构造方案,相应高的力和力矩传递在检查进程期间也是可行的。此外有利的是,携动元件在制造传递机构时已经可以制作。传递机构的齿部在检查进程期间保持不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