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力度、角度及速度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2189.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7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张肖;熊天英;王守仁;尹建国;李勇;郭培全;亓效钢;刘如伟;侯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开泰智能抛喷丸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B24C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舜江 |
地址: | 25621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弹丸 抛射 力度 角度 速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力度、角度及速度的检测方法,所述的抛射力度检测方法包括:S1:压力传感器采集弹丸冲击称体平面板产生的冲击力;S2:采集到的冲击力数值通过程序判断滤波算法,筛除超出正常阈值的冲击力数值;S3:剩余的冲击力数据作平均滤波处理,获得弹丸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丸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力度、角度及速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把丸、砂抛掷出去,高速撞击零件表面,达到表面处理的要求的机械设备。经过处理的丸、砂金属耐磨性、耐腐蚀性、美观度提高,同时增强喷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不同的金属工件处理标准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获知不同的抛丸机和不同的弹丸的抛射力度、喷射角度、抛射速度以及抛喷时间等参数,以实现高效率抛喷。弹丸抛射角度和速度是抛喷效果重要参数。所以获取抛丸机不同转速、不同弹丸下的抛射角度和速度是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外抛丸机行业测量抛射角度和速度的设备和方法没有。测量抛丸机抛射力度主要采用两种形式:1.美国EI与美国HOPE品牌产品的阿尔门试片—阿尔门测量仪。该测量仪的原理: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流对金属表面的冲击而使表面产生循环塑性应变层,由此导致该层的显微组织发生有利的变化并使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场。阿尔门试片是用来表示抛喷丸效果的一种标准样块,材质为SAE1070弹簧钢,对其进行抛喷丸后,因为残余应力的作用会使试片产生一定得弧度,使用弧高度测试仪可以测得弧高度来换算出抛喷丸强度。该方面优点,简单可靠,但测量的数据不准确,无弹丸方向概念,且测量结果随机性很大,没得到普遍推广;2.日本新东SINTO技术的测量设备。该设备测量原理就是利用一个压力传感器,采用计算机进行实时采集传感器的压力信号,获取一定的数据进行后,进行分析获得抛射力度。该测量设备测定的数据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测量数据极不准确,仅作为研究弹丸抛射力作为概念。
鉴于此,申请人已经提供设计了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检测装置,并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20100946042。
上述专利申请中已经提供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以上述专利申请中提供的检测装置为基础,提供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力度、角度及速度的检测方法。
上述专利申请中,实际给出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案,第一种为不带摄像功能的检测装置,即不包含横向摄像模块、竖向摄像模块;第二种为带摄像功能的检测装置,即包含有横向摄像模块、竖向摄像模块。
本申请技术方案以上述专利申请中的第一种不带摄像功能的检测装置为基础,针对该检测装置提出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力度、角度及速度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设计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力度、角度及速度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力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力传感器采集弹丸冲击称体平面板产生的冲击力;
S2:采集到的冲击力数值通过程序判断滤波算法,筛除超出正常阈值的冲击力数值;
S3:剩余的冲击力数据作平均滤波处理,获得弹丸的冲击力。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正常阈值的确定基于本次冲击力测试的大数据;更加准确的确定出正常阈值的大小,提高抛射力度的检测精度。
所述步骤S2中采用的程序判断滤波算法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滤波算法,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抛丸机弹丸的抛射角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1:定义弹丸抛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角为α,定义弹丸抛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偏角为β;
C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水平方向偏角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开泰智能抛喷丸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开泰智能抛喷丸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