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六氟化硫绝缘的自降温环网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52091.6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严钱涛;吴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诚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3/045 | 分类号: | H02B13/045;H02B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倩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六氟化硫 绝缘 降温 环网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六氟化硫绝缘的自降温环网柜,属于环网柜技术领域,为了给环网柜降温,所述环网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侧部的储气罐、设置在柜体侧部冷却罐和输气管道;所述柜体内部用于容纳电气设备,柜体上设有开关门,当开关门关闭后,所述柜体形成一个密闭结构,柜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储气罐内储存有作为冷却气体和绝缘气体的六氟化硫气体;所述输气管道分为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两段,第一段管道上设有驱动气体流动的第一泵,其中第一段管道的一端与储气罐连通,第一段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冷却罐后与进气口连通,第二段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储气罐和出气口。通过六氟化硫循环带走环网柜内部的热量,从而有效降低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环网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六氟化硫绝缘的自降温环网柜。
背景技术
环网柜是一组输配电气设备装在金属或非金属绝缘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分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环网柜在户外使用时,一般都会设置在密闭的外壳中。由于相对封闭的外壳的设置,导致环网柜在自身发热和太阳光照的情况下其内部升温较快。温度过高使得环网柜内电器设备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缩短,并且有火灾隐患。并且环网柜内部对于绝缘性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降温手段不容易满足绝缘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六氟化硫绝缘的自降温环网柜,以通过六氟化硫循环带走环网柜内部的热量来降温,来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全部缺陷或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六氟化硫绝缘的自降温环网柜,所述环网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侧部的储气罐、设置在柜体侧部冷却罐和输气管道;所述柜体内部用于容纳电气设备,柜体上设有开关门,当开关门关闭后,所述柜体形成一个密闭结构,柜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储气罐内储存有作为冷却气体和绝缘气体的六氟化硫气体;所述输气管道分为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两段,第一段管道上设有驱动气体流动的第一泵,其中第一段管道的一端与储气罐连通,第一段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冷却罐后与进气口连通,第二段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储气罐和出气口。
可选的,所述储气罐内储存的六氟化硫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是柜体内体积的1倍以上。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各设有一个开关阀,所述第二段管道上还设有第二泵。
可选的,所述冷却罐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冷却液和散热风扇,罐体顶部敞开,穿过冷却罐的第一段管道浸没在冷却液的液面以下,散热风扇对着冷却液的液面吹风。
可选的,所述第一段管道包括直线段和曲线段,曲线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线段的端部连通,曲线段位于冷却罐内部。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为水。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一个过滤网。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六氟化硫绝缘的自降温环网柜,通过六氟化硫循环带走环网柜内部的热量来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基于六氟化硫绝缘的自降温环网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诚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诚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