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木速生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0916.0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秦光华;于振旭;宋玉民;乔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木 速生 新品种 田间 对比 试验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林木速生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品种和对照的嫁接苗木作为试验材料,栽植于同一立地条件下,完全消除了品种和对照间由于分开栽植、地力不均造成的误差,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非常适合目前的林木速生新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本发明所需技术先进,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木速生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田间对比试验是植物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手段,相对于农作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林木树体高大、生长周期长,因此田间对比试验需要的试验地面积较大、试验周期较长。林木速生新品种田间试验一般设置3-5个生态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6次重复,6-15株小区,单株面积9m2-36m2,参试材料由原种繁育而成。参试品种(包括对照)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10个以上,还要单独设对照品种,周围设保护行。设置重复的目的是估计和降低试验误差,增加小区株数是为了减少植株个体间差异造成的误差,设置对照是为了与对照品种进行生长等性状的比较,设置保护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边缘效应引起的误差。
但是随着重复数、小区株数和株行距的增加,试验地的面积也会快速增加,由地力不均造成的系统误差也显著增大。对于10个新品种的林木田间对比试验,试验地最小面积为10亩,最大可达250亩。速生树种的试验周期随树种而定,一般要求为半个轮伐期即3-8年。发明人发现,以上要求导致林木速生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用地较多、试验误差较大、试验周期较长、育种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缩小林木速生新品种对比试验用地面积、降低试验误差、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林木速生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新品种和对照的嫁接苗木作为试验材料,栽植于同一立地条件下,缩小林木速生新品种对比试验用地面积、降低试验误差、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育种效率,非常适合目前的林木速生新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林木速生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方法,所述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包括将对照品种做砧木,利用新品种做接穗,进行高接处理。
本发明利用品种和对照的嫁接苗木作为试验材料,栽植于同一立地条件下,完全消除了品种和对照间由于分开栽植、地力不均造成的误差,品种和对照的地力完全一致,单株内品种与对照的误差为0。
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测定及数理统计,测量单株品种胸径和树高,计算各品种生长量与各自对照的生长量。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林木速生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方法,所述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包括:
步骤一、参试材料繁育:提前培养对照品种做砧木,利用新品种做接穗,在砧木1.3m高度进行高接处理;
步骤二、试验田选择:选择生态试验点,每个试验点的面积根据参试品种数量而定。
步骤三、小区设计:采用多株小区设计,单行排列。
步骤四、试验林管理: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林木生长,缩短试验周期。
步骤五、数据测定及数理统计:半个轮伐期后测量每株的胸径和树高,利用小区平均数进行数理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蓖麻微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节能的清洁成型燃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