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部手术康复用智能电动病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0385.5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麦换;杜晓辉;程艳爽;胡世栋;庄焕芝;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部 手术 康复 智能 电动 病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部手术康复用智能电动病床,包括背靠板组件、抬升组件、床架、固定床板和脚踏板,所述背靠板组件的一端可旋转设置在床架的上板面上,背靠板组件与抬升组件相连接;本发明中,设计的是一种智能的可以协助患者卧趟的病床,且上半部分为迎合人体背部曲线的结构,且上半部分为可以旋转的结构,保证患者要躺下时,当人体垂直上病床纵向座时,上半部分床边可以从底部抬高且转动角度到与身体纵向一致,且能贴紧患者背部,待患者坐定,且背部紧靠床板后,将床板转回到与下半部分床板纵向一致的方向,且使床板降落到合适的倾斜高度或平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腹部手术康复用智能电动病床。
背景技术
术后患者,骶尾骨伤口或腹部伤口的患者在行走后卧床时伤口疼痛,现临床的做法是在床尾用绳子系在床尾中部,患者坐上床后,用手臂拉紧绳子慢慢躺下,减轻伤口疼痛。
专利号为201720783774.5的专利,公开了电动病床,该电动病床由床体支架;床板;背板;坐板;支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腿板;三角架和第三电动推杆,本发明的电动病床结构简单,加工、组装方便。采用了由电动推杆直接推动背板、腿板以及床板等机构翻转,减少了其他支撑部件,从而减少了制造成本,同时减少了由于其他部件损坏而带来的风险。
但是现有的技术中是在床尾横栏中部系一根手抓绳,患者坐上床后,用手臂拉紧绳子慢慢躺下,减轻伤口疼痛,最大程度预防伤口撕裂;此种方式操作虽然简单,但很多患者术后虚弱,无法自行牵拉绳子,此时将会增加看护人员的工作量。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腹部手术康复用智能电动病床,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腹部手术康复用智能电动病床,包括背靠板组件、抬升组件、床架、固定床板和脚踏板,所述背靠板组件的一端可旋转设置在床架的上板面上,背靠板组件与抬升组件相连接,抬升组件的设置用于抬高背靠板组件的高度,所述抬升组件设置在床架上,所述固定床板固定设置在床架的上板面上,且固定床板与背靠板组件平躺时处于同一平行线上,所述脚踏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床架的上板面上,且脚踏板的下板通过电动推杆连接在床架上,所述床架的下板面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
所述背靠板组件包括背靠板主体、右活动侧板和左活动侧板,所述右活动侧板和左活动侧板分别设置在背靠板主体的两端面上,右活动侧板和左活动侧板并通过铰链与背靠板主体进行铰接,所述铰链上设置有若干个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背靠板主体的侧面上和右活动侧板或者左活动侧板的侧壁上,所述右活动侧板的后侧板抵触设置有一号抵触板,且一号抵触板的一端连接在一号连接板的一端上,所述一号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二号导向组件连接在二号固定板的侧壁上,且二号固定板连接在背靠板主体的后侧板上,所述左活动侧板的后侧板抵触设置有二号抵触板,且二号抵触板的一端与二号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一号导向组件连接在一号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一号固定板连接在背靠板主体的后侧板上,所述一号连接板和二号连接板相向的一侧分别连接有一号直齿条和二号直齿条,所述一号直齿条和二号直齿条分别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内螺纹管外,且内螺纹管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在背靠板主体的后侧板上,所述内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一号螺纹杆,且一号螺纹杆活动插接在背靠板主体上并连接在橡胶垫的后侧板上,所述一号螺纹杆上缠绕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橡胶垫的侧壁上和一号螺纹杆的侧壁上,所述橡胶垫通过若干个支撑弹簧连接在背靠板主体的前侧板上,所述橡胶垫的前端连接有曲面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