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分流板及具有其的模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0334.2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分流 具有 模具 系统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分体式分流板及具有其的模具系统。所述分体式分流板包括上板体、下板体以及流道,所述上板体的底表面和所述下板体的顶表面的二者其一设置有凸起,所述上板体的底表面和所述下板体的顶表面的二者另一设置有凹槽,凸起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流道位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之间并且由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合围而成,所述凸起封堵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模具系统包括模具和所述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紧固连接于所述模具。不仅保证了方便流道的清胶和维护,而且通过在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采用凸起—凹槽相配合的的凹凸镶钳式设计,而非传统的平面式封胶,降低了对上下板体贴合面的平面度的要求,避免了流道封胶不严而产生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分流板及具有其的模具系统,尤其是一种热流道模具系统。
背景技术
分流板是热流道模具系统或冷流道模具系统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分流板的内部流道通常采用枪钻加工的方式加工成型,不便于清理流道中的胶料,分流板流道维护不方便。
因此,在CN204109272U号中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分流板,其分流板包括分体设置的两块分流板单元4、11,每个分流板单元的表面各自加工出凹槽,两个分流板单元上下扣合以使各自的凹槽合围出该分流板的流道12,由此,在需要清胶维护流道12时,将两个分流板单元分离即可,操作方便。
但是,这种分流板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分流板的平面面积大,加工过程中无法完全保证两个分流板单元贴合面的平面度,导致上下分流板单元的表面无法完全贴紧,进而流道封胶不严并产生泄漏;另外,注塑压力大,也会使得上下分流板单元的贴合面之间形成间隙,也会出现泄漏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分体式分流板的流道封胶不严、易泄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分流板及具有其的模具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分流板,包括上板体、下板体以及流道,所述上板体的底表面和所述下板体的顶表面的二者其一设置有凸起,所述上板体的底表面和所述下板体的顶表面的二者另一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流道位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之间并且由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合围而成,并且,在所述流道的横截面上,所述凸起封堵所述凹槽的开口。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均沿所述流道延伸。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流道的横截面上,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向下凸伸地一体形成于所述上板体的底表面,所述凹槽向下凹陷地一体形成于所述下板体的顶表面。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流道的横截面上,所述凹槽具有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的半圆形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两端沿切线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
其中:所述侧壁的上端通过自下而上向外延伸的过渡角相交于所述下板体的顶表面,所述凸起设置呈弓形且其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底壁的半径,或者设置呈与所述侧壁的至少上部相贴合的矩形;或者,
所述凹槽还具有将所述下板体的顶表面和所述侧壁相连接的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的顶端通过自下而上向外延伸的过渡角相交于所述下板体的顶表面,所述凸起与所述倾斜壁相贴合,且所述凸起由上往下宽度减小。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板体和所述上板体的其中之一具有通孔,且二者另一具有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锁紧孔;
所述分流板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紧固配接于所述锁紧孔中,以限制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沿上下方向彼此远离。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孔设置为螺纹孔,所述紧固件设置为与所述螺纹孔相配的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