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通用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架构与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0285.2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华;魏新;王正伟;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6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夏琴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嵌入式 平台 通用 卷积 神经网络 运算 架构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通用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所述硬件部分包括相连接的HPS和FPGA,以及外围硬件电路;所述FPGA包括一个或多个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模组;当有多个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模组时,每个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模组之间相互独立且并行;每个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模组包括存储单元以及若干个功能模块,所述存储单元以及每个功能模块通过总线与HPS连接,并由嵌入式软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配置和调度;所述若干个功能模块为卷积模块、非线性激活模块、池化模块、累加模块、全连接模块、输出模块和多路选择器模块;其中,所述卷积模块、非线性激活模块、池化模块、累加模块、全连接模块和输出模块相互独立;所述多路选择器模块,用于将各功能模块分时与存储单元相连,使每个功能模块通过存储单元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软件部分为运行在HPS中的嵌入式软件,用于对硬件部分进行配置和调度,以及分配FPGA的IP核能够访问的内存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通用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软件通过访问FPGA的IP核的物理地址在操作系统层映射的虚拟地址,实现对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模组的访问和调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通用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中的卷积模块、非线性激活模块、池化模块、累加模块、全连接模块和输出模块,由状态机、配置模块、数据读模块、数据写模块、运算处理模块和应答模块组成;
所述状态机,用于功能模块的状态跳转;
所述应答模块,用于嵌入式软件对功能模块状态查询的应答;
所述配置模块,连接数据读模块、数据写模块和运算处理模块,用于嵌入式软件对功能模块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数据读模块,用于从存储单元读取数据;
所述运算处理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数据读模块,用于对数据读模块读取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
所述数据写模块,连接运算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将运算处理模块的运算处理的结果写入存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通用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包括:
只读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各功能模块的数据读模块读取数据;
只写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各功能模块的数据写模块写入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通用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架构,其特征在于,各功能模块存在5种运行状态,包括:初始态、配置态、处理态、结束态和回应态;其中,
初始态、配置态、处理态和结束态构成一个循环,表示这4种状态只能循环出现,且每个时刻有且仅有一种运行状态;
回应态与其他四种状态独立,且回应态可与其他四种运行状态中的任一种同时出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通用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架构,其特征在于,各功能模块通过嵌入式软件进行配置的内容如下:
卷积模块可配置的内容包括:数据输入地址、卷积核权重参数地址、数据输出地址、卷积核尺寸、输入数据尺寸、是否添加偏置、是否启用内部的非线性操作和读写存储单元的方向;
非线性激活模块可配置的内容包括:数据输入地址、数据输出地址、激活函数选择和读写存储单元的方向;
池化模块可配置的内容包括:数据输入地址、数据输出地址、池化大小、池化方式选择和读写存储单元的方向;
累加模块可配置的内容包括:数据1输入地址、数据2输入地址、数据3输入地址、数据输出地址、是否启用内部的非线性操作和读写存储单元的方向;
全连接模块可配置的内容包括:数据输入地址、参数输入地址、输入层神经元数量、输出层神经元数量、数据输出地址、是否添加偏置、是否启用内部的非线性操作和读写存储单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2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