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震属性负差异特征的叠置砂体识别模型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9957.8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9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虎;尹成;刘艺璇;刘嘉伟;胥良君;廖义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震 属性 差异 特征 叠置砂体 识别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属性负差异特征的叠置砂体识别模型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震数据和目的层层位数据,提取地震属性,所述地震属性包括均方根振幅属性和波形变异系数属性;寻找所述地震属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对其进行0‑1区间归一化处理;对归一化处理后的地震属性求取一阶导数;建立基于地震属性负差异特征的叠置砂体识别模型;根据所述叠置砂体识别模型,结合求取一阶导数后的地震属性,以及归一化处理后的均方根振幅属性,识别目的层砂体的类型。本发明能够对叠置砂体进行有效识别,解决砂岩储层有效厚度的计算问题,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砂体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属性负差异特征的叠置砂体识别模型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越来越多,对储层预测的精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势必需要更准确的砂体预测方法。然而如何准确的识别叠置砂体区,一直是计算有效储层厚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叠置砂体识别没有一个较为准确有效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释人员的经验和综合认识,以简单的定性分析为主,人为因素较大,缺乏一个定量分析的标准,而砂体的厚度又决定着储层厚度,但叠置砂体区储层厚度受纵向上非储层厚度的影响,同时叠置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特征不明显,难以识别,因此如何准确识别叠置砂体区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属性负差异特征的叠置砂体识别模型及方法,从地震属性数据出发,挖掘对叠置砂体特征敏感的地震属性,建立叠置砂体地震属性负差异变化特征的数学识别模型,从而形成基于地震属性负差异的叠置砂体识别技术,完成对对叠置砂体的有效识别,从而解决砂岩储层有效厚度的计算问题,以此来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更好的完成地震储层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属性负差异特征的叠置砂体识别模型,所述叠置砂体识别模型具体为:
式中:
U为叠置砂体识别结果;
R′i为均方根振幅属性0-1区间归一化处理后再求取一阶导数的一阶导数值;
B′i为波形变异系数属性0-1区间归一化处理后再求取一阶导数的一阶导数值;
Ri为均方根振幅属性0-1区间归一化处理后的均方根振幅值。
作为优选,所述归一化处理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找到均方根振幅属性和波形变异系数属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采用下式对其进行0-1区间归一化处理:
式中:Ai为归一化后的地震属性,amax和amin分别为地震属性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i地震属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属性负差异特征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地震数据和目的层层位数据,提取地震属性,所述地震属性包括均方根振幅属性和波形变异系数属性;
寻找所述地震属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对其进行0-1区间归一化处理;
对归一化处理后的地震属性求取一阶导数;
建立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置砂体识别模型;
根据所述叠置砂体识别模型,结合求取一阶导数后的地震属性,以及归一化处理后的均方根振幅属性,识别目的层砂体的类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9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红外通讯装置
- 下一篇:台标的萃取方法、显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