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9039.5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娟;朱露晶;万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博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56 | 分类号: | C07D277/56;A01N43/78;A01P13/00;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农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绿色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绿色农药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为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化合物或其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的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化合物,以1‑(3,4‑二甲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氧基)乙胺和1‑(3,4‑二甲氧基苯基)‑2‑(4‑甲基苯氧基)乙胺为原料,分别与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酸在碱、缩合剂和有机溶剂条件下经一步反应合成的化合物。本发明制备的所述绿色农药组合物可作为防效双子叶杂草和杀虫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是中国专利“一种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化合物”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18年5月17日,申请号为201810473625.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一种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噻唑是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O、N或S)的五元或稠环系,中文名称:硫氮(杂)茂,可与其他分子形成氢键,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含噻唑的化合物结构多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和除草等.近年来,噻唑类化合物在杀菌活性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国内外的研究机构报道了大量具有优异杀菌活性的噻唑化合物,已经成功研制出多个商品化品种:如用于防治水稻和麦类纹枯病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噻氟酰胺(trifluzamide),用于防治卵菌纲病菌的噻唑菌胺(ethaboxam)、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isopropyl)和噻酰菌胺(tiadinal)等。噻唑类化合物因具有低毒、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结构变化多样的特点,已成为绿色农药研究的一个热点。
噻唑甲酰胺是目前报道的生物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酰胺位置多在噻唑5位,噻唑环的4位以三氟甲基或甲基取代,2位引入烷基或硫醚基,在胺上变化较大,如取代的苯胺、联苯胺、杂环胺、环烷基胺、芳基烷基胺等,当胺为环烷基胺时,取代基主要在氨基的邻位。这类化合物可以看作是在杀菌剂噻唑菌胺(ethaboxam)和吡噻菌胺(penthiopyrad)的基础上优化得到的。
噻唑菌胺是LG生命科学公司开发的一种防治卵菌病害的内吸性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与烯酰吗啉相当,使用剂量为100g-250g/hm2 Gary等。根据噻唑菌胺的结构特点,合成其衍生物,并对该类化合物构效关系(SAR)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苯环上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和亲脂性对生物活性非常重要。当苯环上酰胺键的邻位引入吸电子基时,可提高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活性。
N-(1-(3,4-二甲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酰胺和N-(1-(3,4-二甲氧基苯基)-2-(4-甲基苯基)乙基)-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酰胺的合成与杀植物真菌的活性没有研发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I)或(II):
化学结构式所示的分别为N-(1-(3,4-二甲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酰胺和N-(1-(3,4-二甲氧基苯基)-2-(4-甲基苯基)乙基)-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酰胺。
一种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1-(3,4-二甲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氧基)乙胺和1-(3,4-二甲氧基苯基)-2-(4-甲基苯氧基)乙胺为原料,分别与2-甲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酸在碱、缩合剂和有机溶剂条件下经一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I)和(II)。
优选的,制备反应的温度为25℃。
优选的,制备反应的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博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博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9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