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48667.1 | 申请日: | 202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萍;苏昕;高秋彬;卢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231 | 分类号: | H04W72/231;H04W72/232;H04W72/0453;H04L27/00;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晓静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传输 方法 终端 网络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对应的下行接收频率,并基于各第一下行信号对应的下行接收频率分别确定与各第一下行信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各上行信号的传输频率;基于各上行信号的传输频率发送各所述上行信号;其中,基于与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具有所述关联关系的上行信号所确定的频率偏移,用于确定第二下行信号的传输频率。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每个传输接收点都进行了下行多普勒频偏的预补偿,因此降低了信道估计的误差,提高了下行传输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点协作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多个分布式传输接收点进行分布式传输,可以改善小区边缘的覆盖,降低越区切换带来的时延和信令开销。例如在高铁场景下,为了避免终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进行频繁的小区切换,通常采用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单频网)的部署方式,简称为HST-SFN(High SpeedTrai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高铁单频网)场景。在HST-SFN场景下,一个小区cell包含多个传输接收点(例如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信号从多个传输接收点同时发出。当列车运行到相邻两个传输接收点之间时,来自于两个RRH的信号其中一个为负的多普勒频移,另一个为正的多普勒频移,这样会产生多普勒谱。由于列车移动速度很快,多普勒频移的变化范围有可能很大,从而导致终端不能很好地进行下行信号的解调。
为了解决终端接收到的来自不同的RRH存在相反的多普勒频移的问题,一种方法是在每个RRH分别进行多普勒频移的预补偿,以消除UE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多普勒扩展。但现有技术中在多点传输时,UE只确定出一个下行频点,并基于该下行频点进行上行信号的传输。由于各个RRH的地理位置和/或接收波束方向的不同,上行信号到达各个RRH经历的多普勒频移是不同的。由于RRH并不知道UE基于什么样的下行频点进行上行信号的传输,因此,RRH无法估计出下行或上行经历的多普勒频移,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多普勒频移的预补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第一下行信号;
确定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对应的下行接收频率,并基于各第一下行信号对应的下行接收频率分别确定与各第一下行信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各上行信号的传输频率;
基于各上行信号的传输频率发送各所述上行信号;
其中,基于与所述第一下行信号具有所述关联关系的上行信号所确定的频率偏移,用于确定第二下行信号的传输频率。
可选地,所述关联关系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和/或空间发送参数,可通过所述第一下行信号推导获得;
所述上行信号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的发送端为同一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关联关系的类型包括如下所述的一种或多种:
类型1:{Doppler shift,Doppler spread,average delay,delay spread};
类型2:{Doppler shift,Doppler spread};
类型3:{Doppler shift,average delay};
类型4:{Spatial parameter}/{空间相关信息SpatialRelationInof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8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